初二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1
我走下河岸,來到林子中,與樹們緊挨著站在一塊兒,摸摸這棵多粗,比比那棵多高,一寸一寸地撫摸樹們蒼白失血的肌膚,踮踮腳,捻一撮硬硬的皮屑。它們冰涼的軀體泛著溫熱,我能感覺到它們的脈跳、喘息和微顫,能感覺到它們在思慮什么,為了什么愁悶。此時我好像才真真切切地看到它們活得并不輕松,活得如此艱難,它們在把痛苦、憂傷咀嚼后咽進肚里,在悄無聲息地承受著命運壓給的一切。我的心異常沉重、疼痛,我為它們悲哀:你們怎么就不怨恨、不憤怒、不呼號、不抗爭?!
原野太平靜了,平靜得令人絕望。
隱隱地,原野深處傳來絲絲聲音,細聽又似乎什么都沒有,不,是漸漸清晰,漸漸擴大,像鋼鐵錚錚的撞擊聲,像海潮裂岸的轟鳴,像萬鈞雷霆的震蕩,它迅速滾過整個原野,無數頭巨獸般瘋狂地搖撼著原野,要把原野翻個個兒,一陣劇顛,樹冠上方支離破碎的天穹在 噼噼啪啪地往下掉。雖然我還分辨不出這聲音是笑是哭是悲是怒,但我已經被一股無敵的力量、蓬勃的生機所裹挾、所推動,我眼前喧囂起洶洶涌涌、鋪天蓋地的綠意,我聽見一個嶄新的世界正嬰兒般呱呱叫著誕生!
我不知道這聲音來自樹們,還是我的幻覺。
原野的平靜是一種大平靜。
10.作者先說原野“平靜得令人絕望”,又說原野的平靜“是一種大平靜”,這是為什么?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全文的理解。要通讀全文,同時找出這兩句話所在的位置,確定這兩句話是為何而說。從文章的前后可以看出,作者所描寫的冬天的原野格外空曠、沉寂,樹木默默地承受著一切,沒有怨恨、呼號和抗爭;這些都顯得太平靜了,令人絕望。但是,原野在平靜的外表下積蓄著力量,這力量將會逐漸擴大、增強,最終創造出一個充滿綠色的新世界。所以,又可以說原野的平靜是一種大平靜。
答案:冬天的原野格外空曠、沉寂,樹木默默地承受著一切,沒有怨恨、呼號和抗爭;這些都顯得太平靜了,令人絕望。但是,原野在平靜的外表下積蓄著力量,這力量將會逐漸擴大、增強,最終創造出一個充滿綠色的新世界。所以,又可以說原野的平靜是一種大平靜。
11.簡要分析文中劃線段落的表達特點和表達效果。
解析:本題考查同學們閱讀理解能力。要對文段的內容及語言作具體的分析理解,才能作出正確解答。
答案:這段文字使用比喻、比擬、排比等手法,用高度形象的語言,將看不見摸不著,實際上也不存在的原野的“聲音”,描摹的十分生動可感,而且寫出了原野所含蘊的巨大力量和勃勃生機。
12.文章以“等待風”單獨成段結束全文,很有余味。請根據文章內容,想象風來到之后的原野景象。(不少于60字)
解析: 本題考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想象的能力,這是一道典型的開放性、創造性的題目。想象沒有固定答案,但想象的內容應明顯體現出與原文內容的聯系,表達形式和語言風格最好也能與原文保持一致。
參考答案:風來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聲音從天空、地下、水底匯聚到一起,平靜的原野一下子變得喧鬧。綠意由點成線,成片,成陣,似乎在眨眼之間,呼啦啦鋪滿了天地之間。樹們醒來了,舒活了手腳筋骨,在風中左搖右擺,前呼后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