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學案及答案1
10、《組歌》 紀伯倫(黎巴嫩)
學習目標
1.學習文章優美的語言中內含豐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稱,借助豐富的想像,表現出對人生的思考。
學習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2.理解作者筆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學習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檢查預習
1.加點字注音
熾熱 禱詞 執拗 俊俏 衷情 饋贈 憔悴 真諦 天穹 璀璨 鑲嵌
翱翔 長吁短嘆 千山萬壑
2. 解釋下列詞語
執拗:固執任性,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饋贈:贈送(禮品)。
真諦:真實的意義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
鑲嵌: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
海誓山盟:男女相愛時所立的誓言和盟約,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
長吁短嘆:因傷感、煩悶、痛苦等不住地唉聲嘆氣。
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
二、走近作者
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是阿拉伯現代小說、藝術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本文選自《淚與笑》。《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詩,這里選的是其中兩首。
紀伯倫是黎巴嫩的文壇驕子,作為哲理詩人和杰出的畫家,他和泰戈爾一樣都是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上的巨人”。并有評論說“上帝的先知于其身復活”。同時,以他為中堅形成的阿拉伯第一個文學流派——敘美派(即“阿拉伯僑民文學”),全球聞名。
三、朗讀《浪之歌》,整體感知
1.全文可分 個部分。
2.如何理解“我同海岸是一對情人”。
3.本文的中心句是 。你對此如何理解?
四、探究主題
1.“海浪”是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形象?
2.《浪之歌》的主題:
詩人借助 與 這對熱戀情人的形象,曲折的表達了他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情感和火熱的衷腸。詩中的 這一形象是忠誠的,她對情侶 一往情深,愛得熱烈,愛得深沉, 對愛情的態度,也正是詩人對祖國深厚情感的反映。
第 二 課 時
一、有感情的朗讀《浪之歌》。
二、朗讀《雨之歌》,整體感知
1.全文可分 個部分。
2.文中“雨”是一個什么形象?有什么特點?
3.如何理解“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
三、探究主題
1.文章的中心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