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是不是一般的藍啊?出示一塊藍布,這也是藍,可是你喜歡嗎?
那作者是怎么描繪的?
它的藍非同尋常,藍得純凈,藍得深湛,也藍得溫柔甜雅,把青海湖的藍比喻成藍錦緞,把它泛著的漣漪比喻成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眼睛。這是幅多么美麗的畫面啊!
那你能把它讀好嗎?
出示畫面,瞧,這就是讓作者贊嘆不已的那藍色的畫卷,通過你們的表情,讓老師感受到,青海湖的湛藍,不但令作者為之驚嘆,也讓我們的同學為之 感慨,此時此刻,你們的心里一定有好多話想對這美麗的青海湖訴說,有許多好多贊譽想送給青海湖,那就請同學們思考兩分鐘,把自己先說的話,寫在書中插圖的 旁邊。
⑨ 再讀
(這句話的層次很清晰,在老師引導、學生自讀感悟后,便知道,作者先拿青海湖與海洋、天空作對比,而后突出青海湖那藍的的特點,比海洋純正, 比天空深沉,藍得純凈,藍得深湛,藍得溫柔恬雅,像小姑娘的眼睛。學生讀出這幾句話的層次,讀出作者及自己的喜愛之情)
⑵ 心中幻想圖:
作者駐足在那神奇的藍色青海湖前面,抬眼望去,一碧萬里,碧綠的草灘、連綿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巒、銀色的公路還有那悠閑自得的牦牛盡收眼底。
① 如果是你佇立在這樣一幅天然形成的畫卷前面,你會想到什么?
② 作者想到了什么?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4自然段,欣賞一下作者所想到的畫面。
③ 作者幻想到了什么情景?進而引導學生感受青海湖這粗獷的美,自然的美,質樸的美。
⑶ 豐富物產圖:
過渡:青海湖不但自然景觀優美,而且也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寶地。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愛的部分,進行朗讀。
指導讀出世外桃源的意味。出示第一句話。
歡快的云雀、優雅的黑頸鶴,暢游嬉戲,悠然自鳴。歡快地暢游著的魚兒。自由自在。
2、精讀,讀出自我的感悟
總結:作者正是通過這三幅圖畫的描寫,來突出了這夢幻般的風景。
⑴ “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這句話,提出“你是如何理解的?”“能否根據課文內容來說說你的看法嗎?”“哪些地方最能讓你感受到這種夢幻般的美?”
3、美讀,讀出心中的情感
⑴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幅畫面來美美的朗讀幾遍,讀出自己的情感。
⑵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佳句來背誦,既積累了語言,又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4、聯系生活,完善自我人格的美
⑴ “可如今的青海湖又是何等景象呢?”利用網絡出示一組資料,青海湖已經變成了咸水湖,而且那里的湖水不再那么晶瑩透徹,也不那么湛藍,那里鳥 兒、魚兒也少的極為可憐,這一切都是為什么呢?”
⑵ 在你生活的經歷中,你還知道哪些惡化現象是由于環境的破壞引起的?比如:臭氧層空洞,不久的將來,冰山將要融化等等,以及大家關注的時事熱點──學生能切身體會到的非典及禽流感的危害
⑶ 在此基礎上,質疑同學“為喚回大自然美麗的景色,為了喚回青海湖的原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讓學生暢所欲言,表表自己的心愿,寫寫倡議書,或者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完善自我人格。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 作者:馮君莉,當代作家,天津人,1956年出生,曾任青海省文學藝術研究所副所長。曾發表過散文、報告文學、短篇小說等幾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