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② 指名讀,并請同學畫出描寫青海湖“藍”的句子
③ 體會它的特點。
⑥ 學生練讀
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
⑦ 指名讀
⑧ 再指導朗讀:
⑵ 讓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悟與體驗。
⑶ 讓他們先在小組內討論,說出自己的體會。
⑷ 全班交流,教師適當點撥,就能較好地突破“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這一難點。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賞青海湖的。
(歸納起來,作者共為我們描繪了三幅畫面:那就是“湛藍湖水圖”“心中幻想圖”“豐富物產圖”,作者通過這三幅畫面的描繪,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 仿佛置身幻境之中。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感受“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簡介青海湖: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東北部,距西寧150公里,
南北寬約63公里,周長360多公里,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平均水深近20米,蓄水量754億立方米。含鹽量6‰。礦化度15克/升。青海湖古稱“西海”“羌海”,又稱“鮮水”“鮮海”,漢代也有人稱為“仙海”,從北魏起才更名為“青海”。藏語稱為“錯溫布”,蒙古語稱為“庫庫諾爾”,意思均為“藍色的湖泊”。
本文寫作特色
課文前后呼應,結構緊密。
語言優美柔和,含蓄深遠,善用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