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依法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課后練習]
結合青少年的特點,說明我國為什么要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
(投影一):上初一的小剛的父母離異,誰也不愿承擔撫養責任,小剛常在父、母兩處跑來跑去,后來便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終于在別人的教唆、引誘下因偷竊而進了少管所。
提問:(1)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小剛是否屬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對象?為什么(2)以小剛的事例說明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必要性。(設計此題的目的是:使學生結合安全進一步明確,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既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需要,又是我國法制建設的客觀要求。)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小剛都屬于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對象。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只要是未滿18周歲的我國公民,都屬于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對象。小剛雖有違法犯罪行為,但未滿18周歲,仍屬保護法的保護對象,像小剛這樣的有違法行為的未成年人也有其合法權益,對他們給予特殊保護,有利于促使他們改過自新,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小剛從小與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受到他人教唆、引誘而偷竊犯罪,充分說明青少年因年齡小,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加上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分辨是非能力差,要塑性很強,容易接受外界不良影響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須用專門的法律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約束青少年的行為,預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說明青少年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
[導入新課]
小剛流入社會、違法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父母離異,雙方推卸對小剛撫養、教育的責任,使小剛失去了正當的家庭保護,可見家庭保護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多么重要。今天我們就學習內容:
二、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板書)
1. 家庭保護(板書)
家庭保護的重要性。(板書) (學生講座后,教師歸納:)
家庭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 因為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是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環境,是未成年人的性格、品德、理想情況形成的起點和最基本的條件。家庭保護做得好,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就有了基本保證;家庭保護的缺失,則會導致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缺陷,給未成年人帶來消極影響,小剛的事例不正說明了這點嗎? 那么,什么是家庭保護呢?
2)家庭保護的含義。(板書)
a.家庭保護是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和教育的義務及其職責。(板書)
翱翔是指父母虞其他監護人從物質上對未成年子女的養育和照料。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方面應當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承擔經濟責任。父母把未成年子女撫養成人,是法定的義務,子女從出生時起就獲得了受父母撫養的權利。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是無條件的,是任何情況都不能免聊的。即使父母離婚了,這種義務依然存在。離婚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的負擔由父母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由法院判決。養父母要依法撫養養子女,繼父母要依法撫養繼子女,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應負擔未成年子女撫養費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獨立生活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