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教學設計
(二)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1、案例分析(1) 閱讀案例(2) 小寒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撫養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3) 小寒作為公民理應享有各項權利,可她的權利為什么未能實現? (沒有得到家庭/學校的保障)小結:我們享有的權利,通過家庭、學校、社會以及他人來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國通過建立以憲法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檢、法)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2、法律和保障公民權利的關系是怎樣的?(p7寫一寫、說一說)(立法保障)3、案例分析教 學 過 程
(1)閱讀案例 (2)討論:傅某把6名同學帶到治安室強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學生的權利?什么權利?(人身自由權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體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權利。)(3)6名同學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得到司法保障)4、立法保障、司法保障的含義小結:法律是保障我們權利的法寶,有了法律,我們就有了維權的利劍。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在于人權能夠得到尊重和保障。課
后
練
習
設
計
1、 復習舊課,切實掌握人民與公民的區別,了解我國的國家性質和當家作主的權利。 2、 預習新課。板
書
設
計
我國國家性質 人民是國家主人 人民的構成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人民與公民的區別 公民權利的確認與保障 憲法、法律確認
立法保障 ← 憲法 → 司法保障
教
學
反
思
教材中出現的很多知識均較抽象,八年級學生還較難接受,如人民民主專政、人民和公民的區別等。另外教材在闡述“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時,p5最后一段由“人民”引入到“公民”感覺比較生硬和突然。教學時如何處理比較自然是一個問題。
教 案44中學 閆廣華
課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