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2、答:①依法自律,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②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增強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③及時檢舉揭發娛樂業的違法犯罪行為,運用法律武器與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④向有關部門或學校提出整治周邊環境或加強學校教育等有關建議。第六課檢測題一、選擇題:1.d 2.c 3.c 4.d 5.d 6.b 7.d 8.d 9. a 10.d二、非選擇題:11、(14分)(1)網絡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關鍵在于我們提供什么樣的使用方式。 (2)學校要開設網絡課,主要內容是發展利用互聯網的能力,避免互聯網的負面影響。中學生要學會有效使用網絡信息,學會正確利用網絡進行交流,學會利用網絡進行科學研究,學會利用網絡發展自己。在網絡道德規范尚未形成的今天,我們更應該靠法律的強制力量來規范青少年的網絡行為。12、(14分)(1)材料一反映了在網絡交往中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道德缺失現象,一些人不遵守網絡交往的道德規范。材料二反映了網絡中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有害信息,應該加強管理,創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長的網絡環境。(2)建議一:①在網絡交往中,青少年應該學會自我保護,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輕易瀉露自己的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建議二:遵守網絡交往的道德,語言文明,不辱罵他人;要有愛心,盡力幫助求助者;要真誠友好。不欺詐他人等。13、(10分)本題的答案具有開放性,要求同學學習了網絡上的人際交往和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之后,能夠正確地對待網絡、利用網絡為自己的學習服務,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14、(22分)(1)①部分學生上網時間太長,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②絕大多數學生上網目的不明確,對網絡的利用不夠科學,不成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③部分未成年人不能依法自律,在網吧上網,有不良行為習慣;④一些中學生不能自覺遵守法律和網絡道德網絡,道德狀況不容樂觀。(2)國家、社會加強對網吧、網絡的管理,凈化網絡環境,加強社會保護; 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保護,引導學生科學利用網絡,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做到文明上網;家長要正面教育孩子,限制他們的零用錢,督促子女放學后按時回家,有條件的要引導或監督子女合理利用網絡; 中學生要依法律己,自覺遵守法律和道德,遠離不良信息;要提高自控能力,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不沉溺于網絡,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3)倡議書由標題、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標題:標題可只寫“倡議書”三個字,也可標出倡議的具體內容。正文:正文一般由五項內容組成①倡議對象(頂格寫)②倡議的原因③倡議的目的④倡議的論據⑤倡議的具體措施(要點化)。結尾:結尾要表明倡議者的決心和希望,署名倡議者(個人或組織),寫出倡議日期。倡議書的寫作要求要注意做到觀點正確,目的明確,措施具體,可操作性強,層次清楚,有號召力。附:倡議書內容提要: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當今已進入信息時代,網絡已經為我們搭起了一個廣闊無比的舞臺,我們中學生應該盡快的學好網絡知識,駕馭網絡,享受文明健康的網絡。為此我們對中學生上網提出以下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