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教學設計
材料三:憲法的制定,有國家成立專門起草委員會,它的通過必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普通法律只按一般程序。
(1) 以上三則材料分別表明了憲法的什么特點?
(2) 三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學生自主完成以后,同桌交流,相互批閱;兩名同學上黑板批閱)
師釋疑解惑:選擇題2應選d,因為“憲法是法律的法律”這句話強調的是憲法的地位,而②指的是憲法的內容,故選d。
【學習感悟】
我的進步:
還有什么困惑或問題:我還希望: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教學反思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這一項目,主要介紹了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法律本質和憲法的構成,讓學生對憲法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然后分別從憲法的內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介紹了憲法的特殊性。
在講授“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這一節內容時,我采用了“新課導入 初步感悟”、“自主探究 全面理解”、“知識整合 系統小結”、“夯實基礎 及時反饋”、“暢所欲言談收獲”等幾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生動有趣,體現出了“差異教學”,使課堂教學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在分析學情時,我發現學生對憲法知識了解有限,而這些知識理論性又較強,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若由教師泛泛講授,那課堂將會是枯燥與沉悶的。因此,通過組織適當活動、設置情境,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認識到了憲法就在我們身邊發揮著它的作用。
探究“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時,通過一個“法律體系金字塔”讓學生形象而又直觀地看到了憲法的地位最高,從而避免了單純地說教。
學習過程中首先重點解決本課的重點問題:“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分三個探究活動:(1)“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我通過召開“法律家族會”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根據自己了解的有關法律的知識,由憲法及義務教育法、刑法、訴訟法等普通法律,分別談談作為法律自己主要任務是什么,老師及時做出引導,這樣學生自然就得出了“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而普通法律只規定國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問題”的結論。(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用了茁壯的 “一棵樹”來說明憲法與其他法律是“母”“子”的關系,非常逼真,學生很感興趣。由“法律體系金字塔”再次說明憲法的最高地位決定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重點把握課本上的“相關鏈接”,另外又讓學生了解了一些我國現行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的資料和圖片,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更為嚴格”的含義。最后趁熱打鐵共同感悟“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學生說得很好,熱情高漲,效果非常好。
在突破難點時,我直接運用了兩個有說服力的材料,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從而讓學生明確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兩個表現。
學生通過這種參與問題的分析與交流討論的體驗式學習方式,深刻地了解了憲法的地位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