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植物與土壤
②將兩株小麥幼苗分別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養,觀察其生長情況,哪一株先出現萎蔫現象?
③實驗結論:根尖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學生討論:小麗想要移栽一株月季花,她應該怎樣做呢?( )
a、將月季花小心地連根拔起后移載
b、將月季花小心地連根拔起后,將根洗凈后移載
c、小心地將月季花連根帶土的挖起后移載,盡量不要損傷根系
d、以上方法均可以
實驗觀察:植物根尖縱切面的顯微結構圖,得出:
②根的長度能夠不斷地增加,就是因為分生區的細胞能夠分裂和伸長區細胞能夠伸長的緣故。
實驗觀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在兩個大小相似的蘿卜中各挖一個大小相等的洞,向甲、乙蘿卜的洞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濃鹽水,各用一個
裝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記下玻璃管內液面
的高度(如圖)。放置一段時間,分析會出現的變
化:⑴甲玻璃管內液面高度將( ),乙玻璃管
內液面高度將( ) a、上升 b、下降 c、不變
⑵用手捏蘿卜的感覺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
⑶通過該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
解析:植物細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決于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和細胞液的濃度的大小: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
學生討論:請設計一個實驗,粗略地測定蘿卜細胞的細胞質濃度。
(配制不同濃度的鹽水,裝置如上圖所示,觀察到玻璃管內液面變化不大,則該
溶液的濃度就約為蘿卜細胞細胞質的濃度)
關于本節實驗的說明:
1、在證明“根的主要吸水部位”的實驗中,必須以同種植物為實驗對象,所選植物生長越旺盛,實驗效果越明顯,“萎蔫”現象就越易被觀察到。
2、青菜浸在清水中的實驗現象也十分明顯,生活中學生也可能有制作咸菜的經驗,教學中可充分借助于這些生活經驗來說明問題。
第3課時
實驗觀察:①配制四種營養液,其中一種按科學標準配制,另外三種分別缺氮、磷、鉀等元素,將它們分別倒入四只三角燒瓶內,并用標簽注明“正常、缺氮、缺磷、缺鉀”等字樣。
②選取生長旺盛的植物幼苗4株,小心洗去其根部附著物,最后用蒸餾水將其洗凈,分別置于四瓶中。
③記錄四種植物生長的基本狀況,如發現異常,在相應的培養液中分別標準添加含氮、磷、鉀等元素的化合物,再觀察植物生長狀況。
④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⑤三類無機鹽在植物的生活中各有不同的作用
三類無機鹽 缺乏時的表現
含氮的無機鹽 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嚴重時葉脈呈淡棕色。
含磷的無機鹽 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紫色。
含鉀的無機鹽 莖稈軟弱,容易倒伏,葉片的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
2、合理施肥:要使植物生長良好,就要適時適量地給土壤施用肥料。不同的無機鹽對植物生長會起不同的作用。
3、水體的富營養化污染:水體中氮、磷等元素含量過高,導致水中藻類大量繁殖,會在淡水中出現“水華”現象,在海洋中出現“赤潮”。當這些藻類死亡后,由于細菌分解這些有機物需要消耗水體中大量的溶解氧,從而使水體中需氧生物大量死亡。此時,水體就會發黑發臭,水質嚴重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