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什么
3、蒸發皿中加熱濾液,使水分蒸發。觀察蒸發皿上的殘留物。可見:蒸發皿上有很細的結晶物。說明土壤中有無機物(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燒的物質,這些無機鹽這是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
【小結】構成土壤的物質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類。土壤固體部分主要由礦物質顆粒和腐殖質組成,其中的礦物質顆粒占固體部分的95%左右。
三、從巖石到土壤
從巖石到土壤的形成,是一個長時間多種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及其復雜的過程。即存在巖石從大到小的過程和有機物在巖石顆粒儉的積累過程。
1、風化:自然外力--風力、水流外力、水形成冰產生的外力;
熱脹冷縮--驟熱驟降使巖石爆裂
植物和動物的作用
2、植物和動物的尸體和排泄物積累在巖石顆粒間,是土壤腐殖質和有機物的重要來源。
3、土壤的形成目前還在正常進行,土壤形成的速度極其緩慢--注意保護耕地。
【討論】針對目前許多地方肆意破壞土地資源的狀況,談談你的看法。
【補充】土壤污染和凈化
所謂土壤污染就是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向環境中排放的三廢物質通
過大氣、水體和生物間接地進入土壤,當進入土壤的量超過了土壤的承受能
力時,就會破壞土壤生態系統的平衡,引起土壤的成分、結構和功能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中的污染物還可以通過生物的新陳代謝和食物鏈發生進
一步的傳播。
濫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次,城市垃圾、
工業廢渣和各種廢水都會跟土壤發生接觸,將污染物向土壤轉移。大氣中的
污染物也會通過重力沉降和隨降水進入土壤,酸雨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土壤
發生污染的程度,可以由污染物在該土壤中的含量超過未被污染的同類土壤
中該物質的含量(背景值)的程度來表示,也可以由該土壤上生長的植物中
的含量間接顯示,還可以通過該土壤中的生態變化(生物指標)來判斷。
進入土壤的污染物,不大可能用人工的方法將其消除,從而使土壤恢復
原來的性狀。土壤的凈化只能依靠其自身的功能。土壤中的污染物參與土壤
中所進行的一系列變化,發生遷移轉化,使土壤中的污染物逐漸減少,最終
消失,這就是土壤的自凈能力。這些變化包括:物理的(如農藥的揮發擴散),
化學的(如酸的中和),生物化學的(如有機物的生物降解)過程。當然,
土壤對不同污染物的凈化能力是有差別的,有的污染物容易轉化,而有的則
很難得到凈化而在土壤里長期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