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全冊匯總(人教版)
1.提出問題:變體美術字是把字的那些部分進行變化?
2.出示典型圖例:星星詩刊(變筆畫)、群星爭艷(變字型)、音樂會(字型筆畫一起變)
3.學生回答(教師此時可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
4.教師總結:a、筆畫變 b、字型變 c、筆畫字型一起變
5.檢驗檢測:舉出字例,讓學生判斷是哪種變化方法
活動三:探究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法
出示多種變化方法設計的變體美術字例,由學生討論分析,在此基礎上教師總結出變體美術字變化的規律:
1.筆畫裝飾
2.背景裝飾
3.連筆
4.折帶
5.象形
6.陰影、倒影
活動四:我當小小設計師
(經過活動二、三,學生已經理解了變體美術字的變化規律,活動四即是對前面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打開學生思維,最終完成設計作業的必要過程)
以漢字 “雪山”為例,啟發學生思考怎樣把它設計成變體美術字,可以用那些方法設計,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的設計思路。最后出示“雪山”的變體美術字設計方案之一,學生對這個方案可能認同,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見,對于學生的不同見解,教師要給予肯定,并鼓勵其他同學思考是不是還有更好的設計方法,以拓寬思路。
活動五:設計實踐
布置作業:運用剛剛學過的變體美術字的知識,把“元旦快樂”“圣誕快樂”設計成變體美術字,應用到下節課元旦賀卡和圣誕賀卡制作上。
(多媒體上出示與元旦和圣誕相關的圖片素材,讓學生作為參照。)
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巡回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表現。
(臨近元旦節和圣誕節,根據學生的要求,加入了賀卡制作的教學內容,本次作業的設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情緒很高,非常樂意完成)
活動六:評價與拓展
學生完成作業后,在四人小組內展示交流,進行自評和互評,并推舉一到二人的作品拿到實物展臺上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由設計者講解設計構思,并由全體同學評議,教師以鼓勵為主,給予相應的評價。
課堂小結:同學們,大家設計的非常好,希望你能把自己設計的變體美術字應用到下節課的賀卡制作中,也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設計出更多更好的變體美術字作品!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是一個靜止的文本,課堂教學卻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有效的教學需要巧妙的教學設計,但僅僅有教學設計并不一定能上好一節課。課堂動態生成的情況總是在變化的,高效率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靈活的應變能力,要能夠駕馭課堂上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p< p>
本節課基本上是成功的,但由于教的班級比較多,各個班的情況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比較大,怎樣適應各個班級不同的情況,怎樣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仍是需要長期研究的課題。
\
七年級美術上冊第三單元教案
傳遞我們的心聲
《設計*應用).
淮北市礦業集團水泥廠學校 劉 晛
單元總目標:
通過教室壁報的編排設計練習,了解和掌握版面設計的‘般知識和技能,加深對校園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熱愛,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團結、密切合作的人際關系,體驗和分享共同合作獲得的成功與快樂。
單元課時分配建議:
本單元內容可分為3課,共用5課時完成教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