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全冊匯總(人教版)
3.課后拓展
(1)對社區或鄉村環境進行審美考察,提出自己的改造見解,并運用課堂所學的知識技能進行環境藝術小品的模擬設計制作實踐。
(2)如有條件,請校方安排施工,將優秀作業小樣放大為設計尺寸,置于校園中。
環境藝術是人與其活動的環境場所、自然景況、各種接觸用品等之間的綜合設計和處理。它包括城鄉環境總體規劃設計、園林綠地設計、商業及交通信息系統環境設計、室外建筑群體的設計、室內陳設,各種用品設計以及與之相配的室內外雕塑、壁畫等的統一安排設計。
教學評價建議
1.是否明確了環境藝術品與所處環境的協調統一設計原則。
2.通過本課的學習,是否養成留心觀察周圍環境,化建設的習慣。
3.是否表現出關心校園和社區環境藝術建設的熱 ‘隋。
4.制作過程中是否表現出有計劃性、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相關教學研究課題
1.美術課環境藝術小品設計制作教學與學生現代設計意識的啟蒙
2.培養學生以藝術的眼光和審美的思維看待周圍的環境。</p< p>
活動三
課題 校園規劃模型設計制作
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建筑和環境,模型設計制作知識和技能,合作設計制作校園規劃模型,開拓學生的三維立體想像空間,訓練立體造型的創意和動手制作能力。培養熱愛生活、學習環境及學校的情感。
活動安排:
1、集體策劃,繪制校園規劃圖。
2、用容易找到的材料,全班同學一起制作一組校園模型。
3、布置展示,邀請全校同學或家長參觀、評述。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建筑模型設計制作圖片、效果圖、制作步驟圖示等參考資料。
◆師生通過搜集,共同準備模型制作所用的材料、工具:各種白色、彩色卡紙、硬紙板、紙箱板、瓦楞紙、玻璃紙、廢透明膠片、易拉罐等金屬板材、木材、吹塑紙、硬泡塑(聚苯乙烯板)、軟泡塑(海綿)、電熱絲泡塑切割器、美工刀、剪刀、圓規、直尺、乳膠、膠水、鉛筆、橡皮等。
2.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a.引導學生討論、想像自己校園未來的美好面貌,描述自己所見的建筑中最喜歡的一兩個,從造型、布局、結構、色彩等方面進行介紹。
b.展示建筑模型設計制作欣賞圖片、效果圖、制作步驟圖示等參考資料。介紹校園建筑模型的具體制作過程:
(a)總體構思:有哪些建筑設施,如何布局各建筑的造型、結構、色彩等;
(b)平面規劃設計:畫出平面布局草圖;
(c)主體建筑的制作:大型部件的制作、表面構件的處理;
(d)附屬建筑的制作;
(e)其他設施的制作與配置;
(f)總體調整完成。
(2)發展階段 。
a.討論確定校園模型的總體造型和實施方案。小組之間進行設計在課堂完成模型基礎上,進一步添加制作必要的附屬部件,完善地形、操場、綠化、景觀(如壁畫、雕塑、噴泉)等區域,使整個校園模型更為精致、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