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全冊匯總(人教版)
③版面設計的一般步驟——
a確定報頭和主題性大標題的位置;
b確定欄目的數量和形式,制定各欄目的塊面空間;
c安排文章、插圖的位置,確定其所占塊面的形狀和大概面積;
d進行版面總體調整,裝飾美化邊角;
e根據剩余空間,安排設計尾花和其他美化裝飾。
(2)課題小結:
作業完成后進行交流展示,師生共同評述作業的優缺點,總結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改進方法。
3.課后拓展:
(1)進一步作美術字書寫練習和版面設計練習。
(2)搜集報頭、欄圖、題圖、尾花圖案并剪貼裝冊,作為辦壁報的參考資料。
(3)組織字體設計和版面設計的小型展覽和評比活動。</p< p>
活動三
課題: 壁報編輯制作
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將前兩課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于班級壁報的實際編輯、設計、制作全過程。
2.培養熱愛校園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學之間良好合作的精神。
教學參考資料
編排設計的法則:
平面設計是門信息藝術,需要“引人注目”的編排法則。
(1)最佳視域與視覺流程。
(2)點、線、面。
(3)遠、中、近。
(4)黑、白、灰。
(5)色彩與秩序。
(6)節奏與韻律。
(7)對比與極限。
(8)調和與統—。
(9)裝飾與趣味。
(10)版面美與刻、板、結。
活動安排:
研究與設計:
研究版面設計方案,自己或與小組同學一起進行壁報的設計。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報頭圖案資料;有關圖形圖像資料;版面設計示例幻燈片或多媒體課件;電腦及掃描儀、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如有條件)等。
◆學生準備學具:已搜集和積累的壁報文字稿件和照片、圖片已剪輯裝冊的報頭、欄圖、題花、尾花圖案參考資料;畫筆,顏料,彩紙、白紙,剪刀,膠水等。
2.課堂教學:
第1課時:
(1)引導階段:
教師提出運用前兩課所學的知識,全班合作,辦一期班級壁報。 首先經過討論確定壁報的主題,引導學生回憶、交流,溫習前兩課所學內容,每人將自己在第1、2課上所完成的版面設計草圖拿出來,集體分析、研究各自的優點和獨到之處,將這些優點和獨到之處加以集中、整理,形成新的集體設計方案,經過方案的逐步實施,完成班級壁報的制作。
教師提供報頭圖案資料和有關圖形圖像資料,并演示版面設計示例幻燈片或多媒體課件,啟發學生設計思路,提供學生設計參考;提供掃描儀、打印機等設備供學生根據需要使用。
(2)發展階段:
按照研究討論確定的活動程序進行以下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