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電子郵件》
網上獲取有關郵件的使用知識。
基于本學期第二章第一節曾進行“計算機網絡”的活動,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了解有關病毒的含義、特征、危害及網絡安全等有關知識,本處設計可以使用言語來提醒學生目前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病毒隱含在郵件里。同時,在通過師生互動方式里,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傳統郵件傳遞不安全性特點,更利于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電子郵件在當前信息社會里的便利、安全等特點。
1.傳統郵件與電子郵件相比,那種安全性更好?
2.怎樣確保電子郵件的安全性?
小節活動
提高能力
a.通過演示傳播課件,讓學生了解活動的一些必要知識
一、申請完成了之后,要用心記下“郵件地址”及“密碼”,這是我們能夠正常使用郵箱的前提;
二、在使用郵件過程中,不要隨意打開來意不明的郵件,防止中毒;
三、附件的使用大小,必要符合郵箱要求,否則不能進行傳遞;
四、郵箱使用完之后,應該安全退出系統,然后才離開電腦;
b.分析各小組收發賀卡情況,并在活動將結束時進行以下工作
1.伸出你的手,握住給你賀卡的同學,說一聲“謝謝”。
2.到各組長或科代表那里,登記自己郵件中收到賀卡的同學姓名.
3.由組長、科代表評出最佳賀卡獲得者,并請獲得者到科代表那里拿一份禮物(高級書簽)給送賀卡給你同學,表現感謝!
4.班長,統計各小組完成本次活動情況,并進行登記,這將做為期末成績統計的依據
教師反思
1.本教學設計是力求通過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收發賀卡為主線進行的教學設計。基于學校目前使用專線連接因特網,為教學設計的有效實施打下基礎。但本校具有四個電腦室,一旦計算機網絡及電子教室無法運作,使用internet人數較多,將難予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活動班級小組(六人/組)協作意識、探究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推動教學,然而教學活動能否有效的實施,達到好的效果,還是取決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否迅速掌握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迅速的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實施方法,靈活的應用電子教室進行監控、廣播,推動教學進程達到教學目的。
2.活動中應善于利用初中年級學生個性活躍、喜歡表現自我等特點,充分引導學生投入整個教學之中,爭做教學的主人。同時,努力把握好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生的主體這一新課程理念,展示新的課程理念與思維設想實施方法。
3.活動設計實施應主要體現兩點設想:
一、以模擬信封傳遞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電子郵件的情趣,提高學生充分認識因特網對人們學習、生活的影響,改變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實施中所處的不利位置;
二、憑借中國918愛國網等有關中國歷史信息(如:南京屠城忌日六十九周年圖片展)演示,引導學生懂得珍惜學習時光,發奮圖強,從而更好的構建自身具有符合社會所需要的信息素養;
4.設計所希望的境界,是創新是激情還是師生互動而贏得的真誠、向善的祝福與希望.渴望著基于新課程的理念與宗旨的教學設計能夠在實施中得到更好的展現!
四、設計說明
1、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生比較感興趣和樂意接受的,我在教學設計中也注重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加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因而課堂氣氛必然會活躍,學生學習的效果也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