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信息與信息處理》教學設計
一、學習者分析初一年級學生,經過小學信息技術的學習,已具備使用計算機進行簡單的信息處理的技能,但是對信息這個概念理解模糊,對信息的處理過程了解得還不是特別清楚。 二、教材內容分析1、本節的主要內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節的主要內容為信息和數據,信息處理的過程以及計算機在信息處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教學內容較少,作為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第一課,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 2、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信息和數據的含義信息處理的一般過程難點:信息和數據的概念 3、課時安排:0.5課時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信息與數據的含義(2)了解信息處理的一般過程(3)了解計算機在信息處理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過程與方法 能分清信息與信息載體的區別及各種信息處理過程中的基本環節。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計算機在信息處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四、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本課教學內容全是理論性的知識,作為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第一課,在本節的教學中,應多引用實例,結合圖片、視頻的觀看,讓學生直觀地理解課本知識,同時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五、教學過程設計1、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本課以游戲引入新課,利用實例說明信息處理的五個基本環節;再通過視頻的觀看,使學生對計算機在信息處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有了更感性的認識。2、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 師 教 學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引入引導學生觀察“特警實用手勢圖”(學生看1分鐘),1分鐘后,教師關閉圖形,用手勢表達“我聽到”,讓學生說出手勢中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教師在黑板上寫下如下文字:“我看到你”,讓學生根據黑板上的文字作手勢。 觀察“手勢圖”并根據教師的要求用語言或手勢將所接受的信息表達出來。用游戲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與數據引導學生說出剛才活動中師生之間使用了什么方式進行信息的交流(手勢、文字、語言、聲音、圖形),由些引出信息的含義,“信息是特定的載體所承載的消息。它可以是手勢、語言、文字、圖像、聲音等內容。”教師需強調信息是內容,而不是指傳遞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包含“信息”和“數據”含義的內容,要求學生找出數據與信息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閱讀教材,回答問題通過游戲,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了信息的含義。學生在理解了信息含義的基礎上,通過對比,很快就能理解數據的含義。
信息處理的一般過程 以“天氣預報怎樣得來”為例,結合相關圖片,對從收集氣象信息到形成天氣預報的過程進行講解。歸納實例中氣象信息處理的過程。通過實例,讓學生自我歸納出信息處理的一般過程。
計算機在信息處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播放一段關于信息技術的視頻 觀看視頻通過視頻的觀看,了解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本節結識點學生回顧3、教學評價填空題:信息的獲取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學資源 特警實用手勢圖、“天氣預報怎樣得來”的相關圖片、視頻六、教學反思本課作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第一課,要設法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需對學生已有信息技術水平進行調查,為后續教學內容的安排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