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初識Flash與動畫》教學設計
第3節《元件》教學設計一、學習者分析 上節課在制作“小球沿直線運動”動畫時,學生已初步學會了圖形元件的建立與使用方法,對元件已有了先入為主的感覺。而且在操作過程中已經感受到了元件的好處:在庫中修改元件,則場景舞臺中用到該元件的地方,該元件也會隨之被修改。學生已有的操作經驗,為本節課進一步全面深入地介紹元件做好了充分準備。二、教材內容分析1、本節的主要內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元件是制作flash動畫的基本元素,如果把“場景”比做演出的“舞臺”,那么“元件”就是演出時的化妝間(“庫”)里的“演員或道具”。元件(演員)一旦被創建,flash將會自動地把它添加到元件庫(化妝間)里,從而可以在同一個甚至任何一個flash文件中反復使用。元件被重復使用,并不會增加文件的大小。如果元件被重新編輯了,那么在整個flash動畫文件中所用到的同一個元件都將自動更新。在flash中有三種元件:圖形元件、影片剪輯、按鈕元件本節課重點介紹影片剪輯元件,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體會圖形元件與影片剪輯的不同應用,為今后學好flash動畫制作打下堅實的基礎。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創建flash元件的意義flash元件的類型與區分創建元件、使用元件的方法難點:變形面板、混色器面板的使用影片剪輯元件的建立與應用3、課時安排:1課時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⑥ 理解元件引入的意義⑦ 了解flash三種元件及圖標區分⑧ 初步學會“變形面板”的使用⑨ 初步學會“混色器面板”的使用⑩ 進一步熟悉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⑪ 掌握影片剪輯元件(mc)的建立與使用方法2.過程與方法① 通過“演員”(元件)在“化妝間”(庫)里準備“上臺演出”(場景舞臺)這一比喻,讓學生理解引入元件的作用;② 通過認識圖標來區分三種元件,簡單介紹三種元件的應用③ 通過制作“花朵”圖形元件,初步學會繪圖工具、變形面板、混色器面板的使用方法,進一步熟悉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④ 通過制作“會旋轉的花朵”影片剪輯,體會圖形元件與影片剪輯在應用上的區別,同時復習動作補間動畫的制作及舞臺屬性面板的設置。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員/道具——化妝間——舞臺”與“元件——庫——場景舞臺”的對比,培養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學習的方法,通過對影片剪輯元件的使用與復制,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方法。四、教學理念和方法在理論層面上,本節課采用比喻的教學方法介紹引入元件的意義,讓學生能更容易理解“元件”引入的意義。 在操作層面上,本節課通過“演示-講解”和任務驅動進行教學。通過觀察圖標使學生知道:元件分為圖形元件、影片剪輯元件和按鈕元件三種。其中按鈕元件涉及到動作的交互,暫時不學。讓學生在制作“會旋轉的花朵”過程中體會圖形元件與影片剪輯元件的區別和不同應用。其中還滲透以前學過的內容,讓舊知識得以鞏固。 五、教學過程設計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回顧上節課建立元件和使用元件過程,先用比喻的方法,講清楚元件引入的意義。然后通過識別庫中不同元件的圖標,讓學生知道元件分為三種:圖形元件、影片剪輯元件和按鈕元件。教師演示會旋轉的花朵,明確本節課學習任務:制作靜態的花朵(基本任務)、制作動態的花朵mc(提高任務)、會使用并復制mc,并進行影片測試(拓展任務)。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練習,啟發引導學生完成課堂任務。在制作過程中,讓學生初步學會繪圖工具、變形面板、混色器面板的使用方法,進一步熟悉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體會圖形元件與影片剪輯在應用上的區別。 2、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