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七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
(四)小結:
同學們都很聰明,講得很好。看來同學們平時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音樂的。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所了解的知識,其實都是平時同學們在不經意當中接觸過的,只是老師把它加以梳理,讓同學們有個更理性的認識。希望同學們以后能在你們熟悉的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去尋找、探索、發現音樂,真正理解“音樂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一真諦。最后,讓我們隨著青春的節奏加入運動的行列。(放〈向前沖〉,帶領學生跳一段健美操。)
第七單元 傳統是條河
一、 教學內容:
我們的祖先在樂器的發明和使用上,曾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向學生展示古代樂器制作及其樂曲創作的成果,是培養他們熱愛中華民族、熱愛祖國的鮮活教材。本單元是以欣賞為主體的綜合音樂課,是音樂與歷史、文學、美術等相關學科的協同呈現。其音樂、圖片、文字的選擇都較有特色,極精練地展示了中國原始樂器和古代樂器及其發展的風貌。
二、 教學目標:
1、能介紹我國古樂器的有關知識,欣賞古樂器演奏的樂曲。
2、識別骨笛、塤、編鐘、編磬、古琴,聽辯其聲音;
3、通過本課的欣賞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三、 重點和難點:
1、識別骨笛、塤、編鐘、編磬、古琴,聽辯其聲音;
2、主動隨樂進行體驗、想象、并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與他人分享。
3、聽辯編鐘與編磬的聲音為難點。
四、 課時安排:一—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師: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很多領域都有驚人的創造發明,請同學們想一想,并舉例說明。
生:舉例(略)
師:剛才同學們列舉了各個領域的很多例子,充分顯示了我們祖先的智慧。那么,在我們的音樂園地里,老祖先們又有哪些驚人的創造呢?
生:答(略)。
師:剛才同學們又列舉了許多例子,顯示了我們祖先在音樂方面的過人之處。可是,我們的祖先還有許多的創造是不為同學們所熟知的。這節課我們就沿著我國這條傳統音樂文化的歷史長河,到遠古時代去領略一下祖先們在音樂園地里的風采。
(二)新課教學
1、神奇的笛、塤
(1)骨笛
a骨笛的歷史
我國最早的樂器是骨笛。
介紹浙江余姚出土的骨笛:距今七千年前,是橫吹的笛子。
介紹河南舞陽出土的骨笛,距今八千多年,它比古埃及出現的笛子要早兩千多年,同時還是世界上同時期遺傳物中最完整、音樂性能最好的音樂實物!是豎吹的笛子。
b你知道這些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它是用什么工具加工而成的呢?
c欣賞骨笛與樂隊演奏的《原始狩獵圖》,邊欣賞邊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獵時,可能出現的聲音。然后請大家一起討論。
(2)塤
新石器時代還有一種能吹奏的樂器——塤。
a塤的構造
b塤的特別之處:閉管樂器。
c古代塤與近代塤的比較。
d塤獨奏作品欣賞《哀郢》,突出“哀”,吹出哭泣般的聲音。樂曲根據偉大詩人屈原所作〈九章〉中的第三篇,是屈原在流放中,聞秦兵攻陷楚國京城郢后,對祖國的懷念和對人民的同情。
2、獨特的鐘、磬
磬
(1)引出磬。
拿出石頭敲擊,從石頭能發聲引出磬。
(2)介紹商代虎紋大石磬(看圖片)
(3)簡介編磬,著重介紹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磬。(圖片)
鐘
(1)介紹陶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