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區地圖和分區
[教師講解]國家與鄰國之間的界線叫國界,少數國家之間尚未確定的地段叫未定國界線。
①國界
②未定國界
③國界的劃分依據
[提問](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97頁的兩幅圖)分析這些國家是以什么為界的?
[教師總結]通常國界多用緯線、經線、湖泊、山脈劃定,有些是根據歷史的、社會的、政治的等原因來劃定的。但是,國界對于一個國家有什么重要性呢?
[閱讀課文]指定一位學生朗讀課本第96頁“國界線和領海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它是不允許別國侵犯的。”
[教師講解]可見國界線是確定一個國家領土范圍的依據,所以每個國家都十分重視國界的劃定。正是因為國界的變化直接關系到領土范圍,因此它是一個敏感的問題,處理不當極易引起糾紛,甚至導致戰爭。我們一貫主張用和平談判的方法,協商解決這些爭端,反對用武力和強權單方改變國界。
3.世界政區地圖的變化
[教師講解]歷史上因政治、戰爭種種原因,國界幾經變化,使有的國家在地圖上消失,有些新的國家則在地圖上出現。世界政區地圖也幾經變遷,才發展成為今天大家所讀的《世界政區圖》。
[提問]
①讀1936年的《世界政區圖》,與1989年的《世界政區圖》相比較,最大的區別是什么?(1936年時,世界上獨立的國家較少。)
②1936年以前哪些洲獨立的國家較少?(非洲、大洋洲等。)
③亞洲的哪些地區曾經被帝國主義國家強占為殖民地?(亞洲東南部、南部及朝鮮半島)
④兩張圖對照哪一個洲變化最大?(非洲。)
[教師講解]非洲受殖民主義者的統治長達四百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這些國家才相繼獨立,獨立后的國家由于種種原因,使其經濟發展不能迅速跟上國際形勢的發展,與西方一些工業化國家之間產生差異,按其經濟發展水平大致分類,可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板書)
1.分布
[提問]請學生說出幾個發達國家的名字。并在圖上找出所在大洲。(美國——北美洲、日本——亞洲、英國——歐洲等)
[教師講解]目前工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只有20多個,集中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而發展中國家有140多個,集中分布于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這二者之間有哪些明顯差異呢?
2.差異
[指導學生繪圖]教師邊講邊繪兩類國家占世界人口比例扇形統計圖,并且講解畫法。在繪出兩類國家各擁有世界工業總產值的比例數字后,要求學生按上法繪制一扇形統計圖。
[提問]這兩幅圖分別說明什么問題?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說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比例相差懸殊,各國的工業總產值差距巨大,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很大,國際上把這種經濟差別稱為“南北之差”。這種差距的產生和長期的殖民統治所帶來的創傷有直接關系。)
過渡 為了盡快恢復創傷,發展民族經濟,一方面各發展中國家都在積極努力,實現經濟的騰飛和生產的現代化,縮小二者之間的差異。同時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也在不斷協商、合作,以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
3.“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
[討論]根據“南北之差”的涵義,解釋“南北對話”與“南南合作”的意義。教師歸納給出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