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2)浪漫主義文學和藝術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3)浪漫主義文學和藝術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
教學難點:
(1)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2)浪漫主義文學和藝術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浪漫主義文學、音樂以及繪畫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解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所反映的社會現實。
(2)過程與方法:
運用歷史圖表法列出和歸納19世紀上半葉歐洲浪漫主義文學、音樂、繪畫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以便于識記和掌握。
充分使用歷史聯想法,在學習19世紀上半葉的文學、音樂、美術的相關內容的時候,一定要分析其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內容。
運用閱讀法、文獻法找到相關的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的介紹文獻進行閱讀和欣賞,從而對這一歷史事件形成清晰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把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背景的了解,明白歐洲大陸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軍隊的影響與沖擊之下;再加上工業革命的影響,人們為追求理想世界而產生了浪漫主義,從而培養學生的一重積極向上、敢于斗爭的精神風貌。以人為本,進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學流程】
新課導入:
師:文學與藝術是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最絢爛多彩的部分,19世紀以后的文學、藝術則更是碩果累累,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本單元內容介紹的是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主要是西方的文學藝術。大家可以翻開課本專題八的導語部分,瀏覽一下。看完我們就來了解這個專題的課標,看它要求我們要掌握什么。
投影:
了解19世紀以來以拜倫的《唐璜》為代表的浪漫主義文學、以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為代表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成就,認識各自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影響。
欣賞凡高和畢加索的美術作品,了解這些美術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藝術價值。
以貝多芬的主要作品為例,理解19世紀以來的音樂作品的時代性、多樣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視藝術包括電影、電視產生與發展的歷程,理解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師:其實,我們這個專題所要學習的內容主要可以分為四塊內容:文學、音樂、美術
和影視藝術 ,我們并不是要對他們進行專業分析。我們是歷史課,我們的任務主要是分析這些文學藝術成果產生的時代背景和影響等等。
新課教授:
師:那今天我們所要了解的是19世紀初的帶有浪漫色彩的文學與藝術,第一課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
課題:一、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
師:歷史是文化的鏡子,失去了歷史的依托,文化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光彩。因而我們在了解19世紀以來文學、音樂、藝術、的主要成就,要認識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影響,下面我們看這課有哪些內容。
投影:課題及子目內容
師:有三個心靈的激蕩,說的是文學。浪漫樂章說的是音樂,浪漫主義的獅子是繪畫。
一、心靈的激蕩——浪漫主義文學
師:“浪漫”這個詞大家一定很喜歡。大家還記得我們專題六中也有講到一個浪漫主義嗎?請大家翻開課本p99,這里提到的浪漫主義是什么呢?它宣揚人的感情至上。其實我們今天所要講的浪漫主義也正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