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
投影:
1.浪漫主義的含義:18世紀末19世紀初,普遍流行于歐洲的一種文藝思潮,宣揚人的情感至上,追求個性的張揚。
師:我們今天要品味到的浪漫主義,是揭露現實的黑暗,號召人民向著理想而斗爭的浪漫。它強調理想,追求自由,因為一切文學藝術都是社會的反映。
因此,這種浪漫主義誕生也有著其特有的時代背景。
投影:2.背景
(1)政治:法國大革命震蕩了整個歐洲
師:1789年爆發了震撼歐洲的法國大革命。這次革命推翻了統治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開辟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時期,歐洲各國的民族民主運動迅速發展。
投影:
(2)經濟:第一次工業革命在歐洲迅速延伸
師:隨著工業革命的擴展,世界處在劇烈的變革與震蕩之中,這對19世紀的文學進程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投影:
(3)思想:啟蒙思想家所宣揚的“理性王國”失去了實現的可能
師:法國大革命勝利后確立的資本主義社會秩序,不像啟蒙思想家描繪的那樣美妙,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也沒有實現,因而引起人們的失望和強烈不滿,于是反映人們對現實不滿、進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義潮流應運而生。
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師:大家看課本p126—127,書中給我們列舉了一些作家。
投影:英國:拜倫、雪萊和濟慈
法國:雨果
俄國:普希金
德國:霍夫曼、海涅
師:浪漫主義文學發韌于德國,歐洲各國都有積極的成果,而以英法兩國成就最高。首先我們來了解英國。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成就是詩歌,杰出代表是拜倫。
(1)拜倫
投影:代表作、特色
師:他的代表作品有長詩《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和《唐璜》。
他的作品特色是: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什么是“拜倫式英雄”呢?課本p126的最后一段第三行就有告訴我們。那是因為他們孤傲、狂熱、浪漫,卻充滿了反抗精神。
而《唐璜》是拜倫最著名的一部詩體長篇小說。
投影:
《唐璜》通過詩歌的主人公唐璜在歐洲各地的旅行經歷,戀愛和冒險的經歷,揭示了當時的時代黑影、丑惡、虛偽,向人們展示了當時歐洲社會現實的廣闊圖景,同時對現實的不滿,也使詩人的詩中充滿了諷刺、憤怒和戰斗性。
師:我們看《唐璜》中的某些詩句,全班一起朗讀,希望大家大家帶著感情去讀。
投影:
倫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戰爭是一種怎樣的神圣的消遣?
……
不論那巨大的蝗蟲,如何地 “毀滅”糟蹋你們碧綠的田野,吃盡你們的莊稼。
面目猙獰的災荒決不會臨近帝王----
雖然愛爾蘭餓得慌,喬治王卻體重二百八十磅。
師:大家想想,拜倫在這里想表達什么呢?
答:……
師::在這里,他說出了歐洲反動勢力進行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他說,戰爭是一種怎樣的神圣的消遣?這是一種諷刺的說法。蝗蟲,“毀滅地糟蹋你們碧綠的田野,吃盡你們的莊稼,愛爾蘭人餓得慌,而喬治王卻體重二百八十磅。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于是,他面對人民所受的痛苦,他號召人民要進行斗爭。
事實上,拜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還積極參加殖民革命,號召人民要進行革命。
過渡:英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人物是拜倫,那么同樣具有突出成就的法國是以誰為代表的呢?
答:……
(2)雨果
<1>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