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二歷史必修二會考復習
④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格局,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成為世界市場形成的重要保障。
3、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b c)
①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空前發展,列強在世界范圍內擴張,使絕大部分落后國家和地區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②工業革命密切了國際交流。各國與各行業間生產的互補性增強,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準備了物質條件。
③工業革命引起交通運輸業的技術革命,促進了國際間人口和資金的流動,促進了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的傳播,聯結世界的經濟紐帶逐漸形成。
④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格局,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成為世界市場形成的重要保障。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四)走向整體的世界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前提和條件(a b)
①科學技術的突破性成果和創新并迅速轉化為技術——科技基礎
②統一國內市場的開辟及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市場廣闊
③大機器生產下的資本積累和殖民擴張和國際貨幣的出現——資本雄厚
④工業革命后的城市化進程——提供勞動力
⑤19世紀下半葉,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政治保障
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標志和發源地(a b)
開始標志: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大功率發電機
發源地:美國和德國
3、愛迪生、貝爾、本茨與萊特兄弟的重大發明(a a)
①愛迪生1879年發明了鎢絲燈泡,留聲機,電影放映機
1882年,建立紐約市珍珠街電廠,第一座中心發電廠。
②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機。
③1885年,本茨發明汽車,1893年,現代汽車工業興起
④19xx年,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4、第二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b c)
①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整體化趨勢,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
②交通運輸工具的變革和通信工具的創新,人類朝著世界一體化的進程邁進了關鍵性的一步。
③隨著生產的社會化程度提高,國際金融的發展,形成了世界范圍內第一次勞動分工的基本格局。
④促進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擴大→日趨復雜的國際關系(政治領域內的體現)
總之,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陸】
(一)“自由放任”的美國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特點:
①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結合,聯邦政府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奉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②壟斷資本控制國民經濟,操縱市場和價格,是市場規則遭到破壞,經濟正常運行受阻
③貧富懸殊加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④狂熱的股票投機導致股市崩潰,金融體系瓦解,最終引起大危機
(二)羅斯福新政
1、羅斯福新政的目的(a b)
目的:
直接:通過國家干預來擺脫危機;根本:維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2、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a b)
① 整頓銀行業,克服金融危機,1933年《緊急銀行法》
② 恢復工農業生產,1933年《農業調整法》、《全國工業復興法》(中心措施)
③ 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1933年《聯邦緊急救濟法》
④ 保護勞工權利,緩和勞資矛盾,1935《全國勞工關系法》,1938年《公平勞動標準法》
⑤ 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1935《社會保險法》
3、羅斯福新政的特點(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