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二歷史必修二會考復習
③貿易:恢復自由貿易,允許商品買賣
④分配:實行按勞分配的工資制
特點:利用商品、市場和貨幣關系來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意義:①提高人民的勞動積極性,促進經濟恢復和發展
②鞏固了工農聯盟,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③使蘇俄找到一條合適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捌】
(一)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布雷頓森林體系”
1)主要內容
① 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
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勾。
2)結果
美元獲得了“等同黃金”的特殊地位,確立了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金融領域的霸主地位。
3)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短期貸款,穩定秩序
世界銀行(wb):長期貸款,恢復經濟
4)評價
① 建立在美國金融、經濟實力占絕對優勢基礎之上; ② 適應了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需要; ③ 也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擴大了世界貿易。
2、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的形成——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
1) 建立
1947年10月,簽署《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臨時適用協定書》;1948.1.1,正式實施
2)宗旨
締約方通過削減關稅和消除關稅壁壘、取消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以促進自由貿易。
(二)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
1、歐元的誕生(a b)
①1951年,歐洲六國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
②1958年,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③1967年,三個機構合并,統稱為歐洲共同體
④1975年,歐洲議會成立
⑤1993年,“馬約”生效,“歐盟”正式成立
⑥1999年1月1日,歐元誕生
⑦xx年1月1日,歐元進入流通領域
2、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的標志和影響(a b)
標志:1994年1月1日,美、加、墨三國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
影響:
①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
②它的建立使美、加、墨三國相互彌補不足,加強了規模經濟的優勢,積極推動了三國經濟的發展;
③為以后把自由貿易協議推向中南美洲、建立以美國為中心的美洲自由貿易區奠定了基礎。
3、亞太經合組織的建立和發展(a b)
建立:澳大利亞總理霍克倡導
1989年,美、日、加、澳、韓、新西蘭和東盟等12國在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部長級會議”首次會議,標志著亞太經合組織問世。
發展:
1991年11月,中國同中國臺北和中國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xx年,在中國上海召開第九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
(三)經濟全球化的世界
1、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a a)
建立:
1947年10月,英、美、法、中等23國創立關貿總協定
1995年1月,正式建立世貿組織(wto)
2、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 b)
背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增大
過程:在xx年11月10日,多哈會議上中國被正式批準加入該組織。
意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證明了開放的中國離不開世界經濟,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也不能缺少中國。(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3、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及其對策(b c)
問題:
①發展問題——由于殖民主義的歷史影響和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掠奪和剝削發展中國家,導致南北差距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