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
第一章 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
第一節 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出現
教學目標
一、基礎知識目標:歐洲手工業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分工的擴大;歐洲農業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農村的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影響。
二、能力培養目標:1.引導學生認識歐洲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因果關系,培養學生初步運用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樹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2.引導學生閱讀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661—1863年)》中的一段話,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史料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標:1.通過對歐洲經濟發展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歐洲手工業和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使生產力得到發展,社會分工的擴大和商品經濟的繁榮,這些都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經濟基礎。2.通過馬克思對中國四大發明評價的分析,使學生認識: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到歐洲后,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促進作用,從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背景和過程。
教學難點: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的兩條途徑和影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方法
目錄索引法、引導自學法
--
導入新課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學習世界近代現代史。這一學期我們學習的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內容。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和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歷史。世界近代史有三條線:①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在思想文化、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等領域全面戰勝封建主義,并形成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主導地位);②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展;③被壓迫民族反抗侵略和殖民統治的斗爭。資本主義是如何在歐洲興起,世界近代歷史的帷幕是如何拉開的呢?現在我們就開始學習第一章《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
引導學生閱讀本章引言,了解本章內容的背景和基本線索。引言第一段介紹了背景,包括兩點內容:第一,概括了西歐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及對外的特點(詳細見下)。引言第二段概述了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興起,并由此而引發了一系列的重大歷史變革,包括新航路的開辟和“新大陸”的發現,歐洲殖民者的殖民擴張,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等。這些重大事件是在資本主義產生的背景下發生的,又反過來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的迅速發展。引言最后對比了東西方世界。同一時期的亞洲大國,因種種原因逐漸落后于歐洲。
講授新課
一、歐洲技術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
1、通過指導學生歸納技術進步表現,培養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研究方法。
2、進而討論技術進步對社會會產生什么影響,引出社會分工、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教師說明生產技術的進步,是商品經濟發展到較高水平的基礎,是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根本原因;商品經濟發展到較高水平,是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必要條件。(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講解,如需要可舉例)
二、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產生與發展
1、教師點出或讓學生回答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時間和地點。時間:14、15世紀;地點: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西北歐的尼德蘭等地的一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