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 疑惑內(nèi)容
課內(nèi)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說出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觀點。,分析明清時期儒學的新發(fā)展的原因
2.分析明清之際儒學的新發(fā)展及其影響。
重點: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進步思想主張。
難點:探究進步思想主張形成的原因與進步思想的評價。
二、學習過程
探究一 讀材料歸納李贄的思想主張。
材料一 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雖使夫子復(fù)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無以孔子之定本行賞罰。……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藏書•卅紀列傳總目前論》
材料二陽為道學,行若豬狗。
——《焚書•何心隱論》
材料三 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故舉衣與飯,而世間種種自然在其中;非衣飯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也。——《焚書•答鄧石陽》
材料四 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并贊揚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馬相如“正獲身,非失身”,“當大喜,何恥為?”
——參見李贄《初譚集》《藏書》
1.讓各組同學反復(fù)誦讀,并歸納李贄的思想主張。
2.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精神?(對李贄進步思想的評價)
探究二 研究學習
(一)黃宗羲語錄
材料一:“……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為一人之淫樂。”
材料三:“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二)顧炎武語錄
材料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廟丘墟。”
——《日知錄》
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
根據(jù)以上材料,歸納兩人主要思想。
綜合:儒家思想的發(fā)展
探究三根據(jù)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制作圖表
著作 觀點 評價
李贄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探究四 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試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分析)
三 當堂檢測
1.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a.維護封建禮教 b.主張學以致用 c.反對迷信崇拜 d.抨擊腐朽統(tǒng)治
2.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據(jù)此言論,可見其思想的進步性在于
a.反對中央集權(quán) b.主張“工商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