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
c.要求實現耕者有其田 d.反對君主專制獨裁的制度
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謬,非圣無法”,“排擊孔子,別立褒貶”。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
4.某校舉行《儒學是進步作用大,還是消極作用大》的辯論賽,在陳述環節中有一方出現了知識性錯誤,請你指出它是哪一項?
a.早期儒學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 b.漢武帝時期儒家學說開始定于一尊
c.兩宋時期產生的理學實現了儒學的更新
d.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家們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5.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進步性在于:
a、反對君主專制 b、反對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會 d、反對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
6.明末清初學者唐甄在《潛書》中說:“二千年來皇帝皆盜賊!碧普邕@種政治思想與下列哪位思想家最相似:
a.顧炎武 b.黃宗羲 c.王夫之 d.魏源
7.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的內容,不包括
a.批判宋明理學 b.批判重農抑商 c.批判君主專制 d.批判農工商皆本
8.清人戴震說過“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對這兩句話理解最準確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殘酷的刑罰 b、批判了宋明理學對人的自然欲求的壓抑、扼殺
c.認為違背理學觀點的做法都是書可取的 d、認為宋明理學有利于維護清朝的統治
四 課后練習與提高
1.孟子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君權神授”,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釋正確的是
a.孟子、黃宗羲都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 b.三種主張都與當時社會狀況密切相關
c.三種主張都遭到當時統治集團的輕視 d.三種主張都反映社會轉型時期的劇變
2.明清時期,宣稱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并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思想家是
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之
3.下列所提到的歷史現象或事件中,李贄應該會持反對意見的是
a.花木蘭替父從軍 b、梁祝化蝶相隨 c、商鞅變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4.明清之際三位進步思想家的思想實質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的活躍,他們使儒家思想更趨實事求是,與國計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
a、經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農抑商思想
5.儒學思想在后世不斷發展,下列主張哪個具有民主啟蒙色彩 ( )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d.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6.儒家傳統文化的和諧精神對當今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下列對其“影響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