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2.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個體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占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資源、發展商品生產、促進商品流通、擴大社會服務、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營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以生產資料私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以取得利潤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資金,為發展生產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務;可以吸收勞動者就業,增加勞動者個人收入和國家稅收,對提高國家的總和經濟實力有積極作用。
(3)外資經濟的含義、地位及作用
①含義:是指外國投資者和港澳臺投資者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在我國大陸設立的獨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②地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于引進境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學習境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有利于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
注意:民營經濟是除國有經濟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經濟,是相對于官營經濟而言的。
社會主義經濟是指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
(4)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實行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①理解: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各種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②原因: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③意義:實踐證明,它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板書設計】
國有經濟
(1)內容 集體經濟
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集體經濟
公有制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