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學案)
第五課 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學案)
【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本課圍繞一個中心:透過現象認識本質,著重解決“怎樣”透過現象認識本質。
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和內部聯系,是同類現象中一般的東西,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維去把握。所以,認識事物的本質:需要視發揮主觀能動性(第一節);需要創造必要條件,需要深化認識發展認識(第二節);需要運用科學思維方法(第三節)。
第一節 要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 學案
一、主觀能動性是人區別于物的特點
1.主觀能動性含義:主觀能動性又叫____________,是人_____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與活動。它包括互相聯系著的三個方面的內容:……
2.主觀能動性的主要內容:
①人類_________的能力以及人們在________的基礎上________________的活動(想)。
第一、認識是_____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這種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_________的。
第二、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活動表現在:a、人不僅能認識事物的_________,而且能通過抽象思維活動反映事物的____________; b、認識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具有________ 和 ________,因而能指導人們的活動。
第三、人們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活動是在_________ 基礎上形成和進行的。
②人類改造_________的能力以及人們在認識指導下__________客觀世界的活動(做)。
第一、“做”是在“想”的指導下進行的,是有意識有目的的。
第二、“做”的結果具有創造性。a、創造出許多自然界原來不存在,單靠自然力量不能產生的事物;b、形成、改造、創造自己的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越來越具有_________。
第三、利用對規律的認識,改變或創造________,發揮其對人們_______作用,限制其_____________,甚至變有害為有利。
③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具有的_________(決心、意志、干勁等)。
[點撥] “意識的反作用”屬于“意識的能動性”,“意識的能動性”屬于“主觀能動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主觀能動性三個方面之間的關系:相互聯系
“想”是在“做”的基礎上的“想”;“做”是在“想”的指導下的“做”;精神狀態貫穿在“想”和“做”之中,并對“想”和“做”產生巨大影響。三方面都體現“人的能動性”。
二、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1.為什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 p7:(1)(2)(3)
2.怎樣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1)發揮主觀能動性與 尊重客觀規律之間的關系
①客觀規律始終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 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_____________ 。
②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
正因為客觀規律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人們才需要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規律和利用規律,以便做到按規律辦事。
③必須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反對兩種錯誤做法:不尊重客觀規律,片面夸大主觀能動性,這樣必然導致唯心主義;夸大規律的客觀性,在規律面前無所作為,放棄主觀能動性,這是形而上學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