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學案)
d.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具有復雜性
12.(06•天津)漫畫《物盡其用》說明,進行創造性思維需要在實踐中
a.運用抽象思維玫注重積累知識 b.注重知識積累
c.善于捕捉靈感 d.超越合理想象
13.(10全國)XX年10月6日,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時間10月7日2 時46分,一顆編號為XXtc3的小行星將由蘇丹北部上空進入地球大氣層并發生燃燒。后來的觀測表明,XXtc3如期而至,時間誤差只有15秒。對小行星撞擊地球進行如此精確的預測,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表明
①預測所依據的理論和數據的正確性得到觀測實踐的檢驗
②預測被證實佐證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類認識能力的無限性
③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④預測被證實,說明真理是客觀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14.(10•廣東) 關于“學習”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這兩種觀點沒有處理好
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b.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c.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d.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15.(09•海南)XX年3月28 日20時30分到21時30分,全球24個時區的XX余座城鎮以熄燈一小時的方式“接力”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旨在節能減排保護人類地球家園的“地球一小時”活動。我國從東到西眾多城市的公眾極參與了這一活動。“地球一小時”活動節約的能源雖然有限,但是,當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并化為自覺保護環境的實踐,就會對全球節能減排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這說明
①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能動的物質性活動
②實踐是按照主觀的內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動
③實踐具有能動性、社會性和客觀性的突出特點
④實踐是人類應對環境的有效合理的適應性活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08•山東)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天圓地方”、“圓球體”、“扇球體”和“不規則扁球體”的漫長過程。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體現的哲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