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教案
(多媒體顯示)
材料一:某企業在90年代初,不作市場分析,盲目開發產品,企業虧損嚴重。近幾年
該公司注重市場調研,科學論證,僅開發一項產品,企業兩年時間就脫困。
材料二:黨的xx屆三中全會指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在傳統農業向現
代化農業轉變,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必須要求農業科技有一個大的發展,進行一次新的農業科技革命。
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一個什么哲學道理?
[生]材料一說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注重市場調研,即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企
業由虧損到脫困,說明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生]材料二也說明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轉化。
[師](強調總結)同學們應當注意問題中的關鍵詞“共同”。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這樣的哲理:(1)事物都包含著對立統一的關系,如:虧——盈、傳統——現代、粗放——集約;(2)矛盾雙方可以相互轉化。如虧盈之間,成功與失敗之間的轉化;(3)這種轉化是現實的、有條件的。如:企業虧盈之間的轉化條件就是是否做到從市場實際出發進行生產和經營;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從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的轉化,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農業科技的大發展。
現在,請同學們結合p88“議一議”及自己的實際,談談自己成長過程中、學習過
程中的矛盾。大家可隨意發言。
[生]學習中的苦與樂是對立統一的,學習很苦,但考出好成績、學到真本事,苦就轉化
為樂。
[生]成功與失敗、順境與逆境、自信與自卑都是學習中、成長中遇到過的矛盾。往往在
順境中充滿了自信,在逆境中我就一蹶不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明白了只要努力,逆境可以轉化為順境,失敗可以轉化為成功,成績面前不自滿,失敗面前不氣餒,逆境可以轉化為順境,失敗可以轉化為成功。
[師]很好,懂得了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的道理,所以,我
們在實際工作、學習中,應努力創造條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轉化,防止事物向壞的方面轉化。
以上就是矛盾雙方統一的兩種情形。總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的,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
的含義,一要注意日常用語中的矛盾不是哲學上的矛盾。像寓言故事中的“自相矛盾”,那是人的主觀思想的邏輯混亂,哲學上的“矛盾”則是指客觀事物本身存在的關系,兩者根本不同。社會生活中不同看法、不同意見的矛盾也不是哲學上的矛盾,充其量它僅僅類同于矛盾的對立性。
二要明白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關系,既指事物內部存在這種關系,也指事物之間存在這
種關系。因為事物的內部、外部是相對的,在一種場合是事物的外部,在更大的場合則是事物的內部。比如,在學校內部,存在著教與學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在學校與附近的企事業單位、街道或村鎮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區別,又緊密相聯的關系,同時也存在著教育與經濟、教育與環境、學與用等一系列的對立統一。這時,我們是以一個更大的范圍作為矛盾的統一體來考察的。又比如:人也是一個矛盾統一體,每時每刻人都在呼吸,細胞在不斷地生、不斷地死。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另外,要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還必須注意對立和統一的關系。
2.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