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教案
所以,在中國“入世”問題上,中國在整個談判中,態度是積極的,但原則是堅定的,
那就是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加入,既享受發展中國家應享有的權利,同時也履行發展中國家應履行的義務,絕不接受超出中國經濟承受能力的條件。
對學生來說,也不能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包括思想品德)就一定好。學習與品
德也是對立統一關系,作為老師、同學都應當清楚地認識這一點,否則又會犯只看到統一而忽視了對立的錯誤。
[課堂總結]
以上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內容——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最后,還請同學們欣賞一首詩,題目為《母親》,并同時思考:在這首詩里,怎樣體現了矛盾的基本含義?
(多媒體打出詩的內容,并深情地朗讀)
媽媽的腰彎了
她把挺直的脊梁給了我
媽媽的眼花了
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
媽媽的皺紋深了
她把美麗和青春給了我
媽媽老了
她把不老的心靈給了我
……
(同學們被詩中描寫的那種偉大、圣潔、無私的母愛所感動,在靈魂得到洗禮和凈化的
同時,同學們更加深了對矛盾內涵的理解和把握。)
課堂練習
一、選擇題
1.哲學上講的矛盾是指……………………………………………………( )
a.對同一事物(或問題)的不同認識(或看法)
b.事物之間相互排斥、相互斗爭的關系
c.事物內部兩個方面相互、相互排斥的關系
d.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2.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沒有那些非正義的事情,人們也就不知道正義的名字“。這番話………………………………………………………………( )
a.混淆了邏輯矛盾和辯證矛盾
b.強調了矛盾的同一性,忽略了矛盾的斗爭性
c. 肯定了對立和統一是相互矛盾的
d. 包含了事物一分為二的合理思想
3.愛迪生試制白熾燈泡,失敗了1200次。有人譏諷他一事無成,愛迪生則說:“我已經有了很大的成就,證明了1200種材料不適合要絲。”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譏諷愛迪生的人…………………………………………………………………………( )
a.不尊重事實,不懂得主觀要符合客觀
b.不懂得失敗與成功相反相成
c.不懂得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
d.不懂得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4.《老子》第二章中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說明…………………………………………………………………………( )
a.美與丑、善與惡是對立統一關系
b.美與丑、善與惡是人們頭腦里主觀自生的
c.在美與丑、善與惡的矛盾中,美和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美與丑、善與惡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5.“非典”斯間,我國的旅游、餐飲、交通等行業遭受打擊的同時,卻刺激了傳媒、電信、醫藥、汽車等行業的市場需要,出現了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趨向、這種現象被稱為“一個銅板 的兩面”。“一個銅板的兩面”現象說明的哲理是…………( )
a.任何事物的產生、發展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b.看問題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
c.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
d.要善于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6.居民購買商業保險,是一種針對風險本身的投資行為。從角度看,保險和風險之間是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