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 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教案
生:如加入wto,參與國際經濟競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加入wto給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競爭舞臺。如何在競爭中獲得立足之地,甚至得到發展,強化自身實力是關鍵。這就是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和創造各種條件達到目的。
(由學生解析教材第10頁的“想一想”)
師:其實,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誰都想取得成功,不想失敗。如不成功而失敗,原因之一當然是沒有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他們為什么不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呢?
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還要有正確的主觀因素。
(2)發揮主觀能動性要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板書)
師:人的主觀因素都有哪些?
請學生們看教材第10頁第4段。(學生回答主觀因素的內容)
師:通過唯物論的學習,我們知道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通過辯證法的學習,知道要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學習了自然科學的各種知識,對自然規律有了一定的認識,就知道在實踐中應怎樣尊重這些規律,該怎么做?傊,這些都是主觀因素。雖然人的主觀因素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
生:主觀因素對于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樣具有雙重作用。積累起來的主觀因素越正確,越有廣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進一步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反之,有時還會成為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制約因素。
師: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價值觀念。價值觀念就是人們在行為中對某種做法的認可與否及認可程度,由此帶來對某種行為的選擇與否。由于標準不同,認識活動和改造活動的取向也就不同,即價值選擇不同。
(請看投影)
智叟: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如何?
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師:這兩句話是愚公和智叟說的,你們贊成誰的觀點呢?為什么?
生:愚公。因為愚公有堅定的信心和決心來戰勝困難。
師:我們不討論他們的是非對錯,只講一點,智叟與愚公的觀念不同,智叟對移山沒有信心,而愚公卻有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在移山問題上認識不同,兩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自然就大相徑庭,愚公堅定地去移山,而智叟則要另謀“出路”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有“愚公”與“智叟”之爭。既然主觀因素制約著能動性的發揮,我們就應當自覺地總結經驗,不斷排除錯誤的主觀因素,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時取得更大的成績。
[課堂小結]
綜上所述,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到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制約,我們既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又要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同時還要端正主觀動機,做到正確地、有效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放投影)
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其制約因素的關系:
●課堂練習
單項選擇題
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程度及取得的效果如何,歸根結底都要取決于( )
a.客觀條件是否充分具備 b.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之大小
c.人們的意志和干勁如何 d.人們對客觀規律認識和利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