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美好生活的向導
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1)、認識世界、辦好事情,都需要智慧。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學。人們對問題的高明認識、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學智慧聯系在一起。
哲學的智慧不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憑空產生的,而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句話,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2)、哲學應當提供讓人驚異、驚訝、驚醒的創新論斷。
國外一本工具書說,哲學家是那些“愛提出令人煩惱的問題,并給出稀奇古怪回答的人”。人們未必能夠同意這個“稀奇古怪”的定義,但它傳達出的哲學應當讓人“驚訝”的信息,則是人們必須充分注意的。
研究哲學需要驚異。驚異不同于被事物外部表象所吸引的好奇心,而是為事物深層奧秘所激起的沉思。柏拉圖認為,哲學根源于驚異。亞里士多德說:“由于驚異,人們不僅現在,而且一開始的時候,就去進行哲學研究。”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哲學思想起于對問題的“驚異”,進而以讓人感到“驚訝”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必然能起到“驚醒”世人的作用!绑@訝”的核心是思想創新。面對問題(新問題和老問題),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不以平常眼光看待問題,不以平常思維考慮問題,不以平常語言談論問題,不以平常方式解決問題”。
哲學讓人“驚訝”,但反對故弄玄虛。使人“驚訝”的深刻的判斷內涵,只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表達方式,是不會脫離大眾的。
◇名言題化:(結合課本p2名言)
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這句話主要說明( )
a.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b.認識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學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憑空產生的 d改變自然界,需要發展人的智力
答案:a
解析:引文的本義是說人們改變自然界的程度決定人們的智力程度,即說明哲學來源于實踐,即是實踐決定認識。
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補充: 哲學上說的世界:是指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前兩者是客觀世界后者是主觀世界。
實踐是指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
◇課堂探究:(1)你在童年時代是否也思考過類似的問題?
(2)杞人憂天的故事能夠給我們什么啟示?
(3)你現在經常思考哪些問題?為什么?
◇探究提示:(1)一般人在童年時代都思考過類似的問題,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談體會。
(2)杞人憂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種追問和思考,而這種追問和思考非常寶貴,它使我們的思想進發出哲學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