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qū)?/p>
教育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哲學的概念、哲學和世界觀、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
2、聯(lián)系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
3、運用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原理,說明哲學可以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二、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fā)展的能力。
3、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統(tǒng)一的角度,讓學生認識到世界觀決定著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動方法,增強學生主動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
2、使學生認同哲學對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認同哲學是一門藝術(shù),它可以指導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就不能沒有哲學。
教學重點難點:
1、 什么是哲學?
2、 哲學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產(chǎn)生于人們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
3、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tǒng)一的
4、 世界觀與哲學的關(guān)系
5、 學好哲學與掌握好其他學科知識的關(guān)系
教學課時安排:2課時
【導入新課】
從今天起,我們來共同學習一門可以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哲學”這個詞是個西方術(shù)語,在近代被翻譯為漢語,其含義是 “愛智慧”或“啟發(fā)智慧”等。在漢語中,“哲”具有“聰明”和“賢明”的意義。從詞義上概括地講,哲學就是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在座的各位聰明否?一個人聰明不聰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我早料到雷聲過后一定是傾盆大雨)。當然,嚴格地說,并非所有的哲學都會使人聰明(人是無毛兩足動物)。實踐證明,在眼花繚亂的哲學學說中,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唯一科學的哲學,因此,我們要學的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少同學認為,哲學是比較玄妙的、深奧的學問,一定很難學。從教材的封面《生活與哲學》來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哲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哲學作為對智慧的愛和追求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它來自于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也從來沒有離開人們的實踐活動。生活中處處有哲學,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講授新課】
一、生活處處有哲學
1、 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探究交流】p2排名問題—是為了說明一切哲學智慧和思想都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和實踐。
a在排名問題上,人們的看法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
人的認識要受到主、客體等條件的限制,因而使得在排名問題上,大家的意見各不一致。
b為什么應(yīng)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事物具有兩面性,人的看法也應(yīng)該全面,應(yīng)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全面地看問題是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1)哲學智慧和思想產(chǎn)生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活動
【相關(guān)銜接】a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實踐
b 每個人要處理的三個關(guān)系: 一是自己與自然界的關(guān)系;
二是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