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
c思維科學知識—人的認識和思維
人類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具體的知識,這些知識大致可以概括為三類:一類是自然科學知識,一類是社會科學知識,還有一類是思維科學知識。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
(2)哲學是人們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進行反思的結果,是人們從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中概括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課堂探究】p6從對具體“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體現出哲學思維的什么特點?
【探究提示】哲學研究的對象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質、最普遍的規律,哲學思維的特點是反思,概括和抽象。具體科學是關于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領域的規律性知識,哲學則是從這些具體科學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知識。
(3)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
a區別:
a概念不同
具體科學研究世界某一具體領域的本質和規律
b研究對象不同
哲學研究整個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本質和和規律
b聯系:(一般和特殊)
a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從哲學的產生來看,哲學和具體科學并非同時產生。哲學是以具體科學為基礎,隨著具體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才產生的,并且隨著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沒有具體科學這一奠基石,哲學就成了虛無飄渺的空中樓閣,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哲學的發展過程來看,具體科學的發展不斷印證哲學觀點的正確或錯誤。
【舉例】日心說對神學的顛覆,如原子、元素論對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證明。
b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每一個時代的具體科學的發展,總是受到這個時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和支配。任何一個科學家都有自己的哲學信仰,都用一定的哲學世界觀來指導自己的研究。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就會在研究中失去正確方向,甚至陷入混亂和失敗。
【舉例】牛頓晚年誤入歧途
牛頓早年在自發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指導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譜寫了人類物理史上的輝煌篇章。他謙虛地說,他是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拾取了知識大海里一個晶瑩美麗的貝殼。但在他的后半生,居然虔誠地投入上帝地懷抱,用25年的時間研究神學,寫了100多萬字有關神學和宗教的書稿。牛頓是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自幼受到信奉上帝的教育,這對他的世界觀影響極深,加之他所處的時代是形而上學統治自然科學的時代,在錯誤的世界觀的支配下,他將解釋不了的現象求助于上帝,如“從上帝那里去尋找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第一推動力”,結果一事無成。
【舉例】門捷列夫的悲劇
門捷列夫是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其成功在于他不自覺地遵循了辯證法。但他晚年成了形而上學的俘虜,這妨礙他進一步獲得新的科學研究成果。
【舉例】地質學家李四光認為哲學是靈魂,他反復閱讀和研究哲學著作,并自覺地把學習成果運用到地質研究工作中去,構建了自己的地質力學理論,從而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特殊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既不能混為一談,互為替代,也不能將兩者割裂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