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世界的本質
規律,故選b。
◇課堂探究10(p33):(1)“永動機”為什么無法制造出來?
(2)焦耳的成功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探究提示: (1)“永動機”無法制造出來,是因為這一設想違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從一開始就是不科學的。
(2)焦耳成功啟示我們要尊重科學、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結論10、(1)規律具有客觀性。規律的客觀性含義:就是指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規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不管人們是否承認它、喜歡它,它都客觀地存在著。二是指規律是否發揮作用,也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規律起不起作用,關鍵在于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是否存在著。當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存在時,規律就必然起作用。當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不存在時,規律就不起作用。
(2)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而不能違背規律。(方法論)
◇課堂練習:5.“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a、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b、一切從實際出發
c、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
答案:a 解析:b、c、d項不符合題干的要求,故選a。
◇課堂探究11(p34):(1)人類對自然規律的利用,能否被看作是改變或創造規律?
(2)請舉出人類利用客觀規律為自己造福的實例,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探究提示:(1)不能。 (2)參見本欄目前面關于“都江堰”的論述。
◇結論11、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1)人能夠認識規律。
如:人們通過抽象思維,發現客觀世界中紛繁復雜的化學元素是有規律的,從而發現了它們變化的周期律;人們還從眼花繚亂的商品交換中,運用抽象思維發現了價值規律;馬克思更是對大量復雜的社會現象進行抽象分析,認識到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
(2)人能夠利用規律。
歷史上有“草船借箭”“庖丁解牛”的典故,也有古人修筑都江堰的創舉,更有今人“飛船上天”“三峽工程”的奇跡。這些都是人們利用規律、造福人類的典范。人們對規律的利用體現在兩方面:
①人們能夠利用對規律的認識,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指導實踐活動,如“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預測彗星的回歸、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等,這些都是利用對規律的認識,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從而有效地指導實踐活動,取得預期目的的典型事例。
②人們可以利用對規律的認識,改變或創造條件,限制某些規律發生破壞作用的范圍,使人們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變害為利,為人類造福。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是我國古代勞動人們利用規律、造福人類的杰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