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第七課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導學案
二、非選擇題
6.西藏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較豐富的地區之一。藏戲、藏紙、唐卡繪畫、藏醫藏藥、卡墊藏毯制造等,都承載著藏民族延續千年的文化和智慧。隨著青藏鐵路開通帶來的投資潮和旅游熱,西藏一些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在商業開發中煥發新生,藏民族獨特的傳統文化得以有效地傳承和發展,也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和促進了文化生產力的發展。比如,經過十幾年的探索,目前在藏紙方面已研制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獸皮紙、彩綢紙、印花紙等十幾種藏紙新品種,并根據各種紙的性能制作出壁畫、雨傘、燈籠、賀卡、日歷等工藝品,深受中外游客歡迎,也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西藏地區在發展和保護藏文化進程中如何體現了聯系的觀點?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聯系 參考答案
【合作探究1】(1)從聯系的普遍性看,人類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破壞性利用自然,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與人類沒有重視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關系。
(2)從聯系的客觀性看,地球生態系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聯系。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就必須從事物客觀聯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奪、破壞自然。
(3)從聯系的多樣性看,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千差萬別,人們往往從短期利益出發,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聯系,忽視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這加劇了地球生態環境的危機。
【合作探究2】(1)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小麥、味精、廢棄物、飼料、牛羊、市場處于普遍的聯系之中。四次加工中的廢棄物既有廢棄物的特性,同時也有資源的特性。一次循環過程中的廢棄物可以成為下一次循環過程的資源。
(2) 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小麥-味精-廢棄物-飼料-牛羊-市場的產業鏈形成的過程,體現了在正確認識聯系的規律性和條件性的前提下,可以改變某些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從而達到目的。
【課堂有效訓練】1—4:bdaa
5、(1)聯系具有普遍性. 循環經濟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它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
(2)聯系具有多樣性。“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復循環體現了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循環經濟的流程還體現出當各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開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會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3)聯系具有客觀性,循環經濟表明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以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課后拓展】1-5 ababd
6.(1)聯系具有普遍性,聯系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西藏文化產品的開發、制造延續和促進了藏文明的不斷發展。
(2)聯系具有客觀性,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系。隨著青藏鐵路全線開通,帶來了投資熱潮,為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及進一步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促進了藏文化及文化產業的發展。
(3)聯系具有多樣性,事物之間存在因果聯系。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已研制出符合市場需要的藏紙等新品種,并制成性能各異的新產品,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