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教案1
118
觀念,自覺將個人的榮辱得失與民族的盛衰強弱緊密結合在一起。
為便于學生理解“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這一內容,教材設計了一個“專家點評”。自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一直遭受西方資本主義一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欺凌,腐敗的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中國一步一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破碎的山河、多災多難的同胞和中華大地上耀武揚威的侵略者,無數志士仁人面對蒼天,欲哭無淚,甚至蹈海以醒國人。在探索民族獨立和解放道路的過程中,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改良派、資產階級改良派、資產階級革命派都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種種努力,包括辛亥革命,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中國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列強的鐵蹄仍在中華大地上蹂躪,中國社會的性質并沒有改變。中國人民多么希望能夠趕走列強,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家;中國人民多么希望能夠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中國人民多么希望自己的民族和國家能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一切怎樣才能夠實現呢?路在何方呢?
正在這時,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看到了世界文明的新曙光和民族解放的新希望。“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歷史的選擇。正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重任就歷史地落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開辟了中華民族的新紀元。新中國成立之后,在中國這樣一個生產力極為落后的國家,如何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拓性事業。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新的實際創造性地結合起來,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國家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科技、教育、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民族凝聚力不斷增強。所有這一切,都與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分不開,與走社會主義道路分不開。廣大人民群眾從自身的切身體會中認識到: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愛祖國,就是愛社會主義、愛中國共產黨,就是要擁護祖國的統一。
專家點評之后是一個探究活動。這個探究活動意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所昭示出來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請注意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強意識,保持民族氣節,維護民族尊嚴,以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
最后,教材指出:“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凝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可以看出,這句話既是本目的總結,也回應了第一目的目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締造了為世人驚嘆的燦爛的中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