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八 生態環境的保護
16.我國的四川、甘肅等地,在海拔~4000m的高山中生活著珍稀動物大熊貓,據統計目前野生大熊貓僅存800只左右。請分析:
(1)造成大熊貓瀕危的因素很多,大熊貓食物結構 ,繁殖能力 ,但主要的原因是 。
(2)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看,如果大熊貓滅絕,就意味著該物種所擁有的全部 從地球上永遠消失。從長遠發展看,必定會對生態系統的 造成影響。
(3)有的學者提出,通過克隆技術大量繁殖大熊貓,然后送回野生環境以增加其種群數目。從遺傳多樣性的角度分析,這樣做的最大弊端是: 。
參考答案
1.b,提示:硫循環是指s元素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回到無機環境的過程。大氣中的so2 來源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火山噴發]、化石燃料的燃燒;而so2 進入生物群落必須通過生產者的吸收作用,進而形成含s有機物在生物群落中傳遞。酸雨是so2的排放超過了生物圈的自動調節能力所致。
2.b,提示:考察我國生態多樣性的概況。題干中各選項所列動物都是我國特有的物種,束淡水生物的有:白鰭豚、揚子鱷;屬于哺乳動物的有:大熊貓、白鰭豚、金絲猴。三條件都具備的是白鰭豚。
3.b,提示:環境保護,一方面要防止環境污染,一方面要對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進行保護。因此,要求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具有生態學的觀點,對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對于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源,對代表不同自然地帶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國家先后建立了許多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是進行自然保護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在生產活動及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然環境和資源,注意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還應該指出,強調環境保護,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而是反對無計劃的開發和利用。可持續發展定義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滿足后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餓”發展。它有兩個基本的觀點:一是必須滿足當代人特別是窮人的需求,否則他們將無法生存;二是今天的發展不能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報告還指出,當代存在的發展危機、能源危機、環境危機都不是孤立發展的,而是傳統發展戰略所造成的。要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危機,只有改變傳統的發展方式,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也是我國唯一的選擇。
4.b
5.b
6.b,提示:生產者是能夠將無機環境中的無機物合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進入生物群落中,只有自養型生物能夠完成。
7.d,提示:生態系統是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統。
8.d,提示:生態系抵抗力穩定性與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及營養結構的簡單與復雜有關。
9.d
10.a,提示:大量浮游植物的死亡使得光合作用減弱,利用二氧化碳降低造成的。
11.b
12.c, 可持續發展一是必須滿足當代人特別是窮人的需求,否則他們將無法生存;二是今天的發展不能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農田從收獲中輸出的氮元素多于補充的氮元素,那么土壤將變得越來越貧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