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四 植物的激素調節
[解析]在植物體內,生長素主要在葉后莖、嫩葉和發育中的種子產生,而且生長素能夠促進扦插枝系的生根,所以必須保留芽和葉。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面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去除成熟葉主要是降低蒸騰作用,保留植物體內的水分,根部是植物主要的吸水器官,剛扦插時,根部沒長出來,如果蒸騰所用過大,植物就會蒸焉。
[答案] d
例2 (xx年廣東卷)右圖是研究植物向性運動的實驗示意圖,實驗結果不能說明
a.根具有向重力性,莖具有負向重力性
b.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c.根和莖的向性運動都是一種適應
d.產生生長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莖尖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根是向重力生長而莖是負向重力生長的,這些都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其原因是根和莖在相同濃度的生長素的作用下表現不一致。根的生長被抑制,而莖的生長被促進,可見,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但是,該圖不能體現出生長素的產生部位是根尖和莖尖。
[答案] d
例3 (xx年高考重慶卷)植物甲、乙是兩種瀕危藥用植物(二倍體)。請按要求回答問題:
(1)以植物甲、乙的莖尖和葉片為材料,通過組織培養獲得了再生植株,解決了自然繁殖率低的問題。這表明植物細胞具有 ________ 。由葉片等材料形成的愈傷組織的形態結構特點是 _________。
(2)題31圖1和題31圖2分別是植物甲、乙的萌發花粉粒和未受精胚珠示意圖。在分離珠被細胞的原生質時,通常使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破除細胞壁,其原理是利用了酶的____性質。
如果將題31圖1中的1個精子與題31圖2中的1個____細胞或2個_____融合,可培育出三倍體植株。用適當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該三倍體植株的幼苗,可能獲得藥用成分較高的六倍體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機理是 ___ 。
(3)植物乙自然結實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發后多數花粉管不能伸長。為了探索生長素對植物乙花粉管伸長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課外實驗,得到下表結果:
生長素濃度(mg/l)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花粉管平均長度(mm) 0.5 3.6 5.5 6.4 5.2 3.1 0.4 0.2
請結合表中數據對實驗結果進行簡要分析: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解析](1)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依據是離體的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愈傷組織的形態結構特點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薄壁細胞。(2)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與果膠,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破除細胞壁是利用它們的專一性。結合圖示,獲得三倍體植株,可用二倍體植株的1個精子與1個珠被細胞融合,或1個精子與2個對應物種的極核融合,所得細胞進行組織培養獲得。秋水仙素的作用機理是抑制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3)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促進生長作用與抑制生長作用),另外促進生長有一個最適濃度。結合表中數據對實驗結果進行簡要分析:①生長素濃度為3.0 mg/l時,花粉管平均長度最長,表明最適生長素濃度為3.0 mg/l;②生長素濃度低于3.0 mg/l(0-3.0 mg/l)時,對花粉管的促生長作用隨濃度增加逐漸增強;③生長素濃度高于3.0 mg/l(3.0-5.0mg/l)時,對花粉管的促生長作用隨濃度增加逐漸減弱;④生長素濃度等于或高于6.0mg/l時,對花粉管伸長起抑制作用。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生長素對植物乙花粉管伸長的作用肯有兩重性(促進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