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綜合
d.汪應辰關心國事,體恤民情。在任戶部侍郎兼侍講期間,獨自處理復雜的事務,節約開支,并上書皇上,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認為國家在許多地方都存在浪費現象,使皇上“驚其費冗”,下令裁減。
解析 “按照慣例讓他到地方上去磨煉”錯,原文是說“按照慣例,殿試第一名無須外
任,直接授予京官”。
參考譯文
汪應辰,字圣錫,是信州玉山人。年幼時沉穩聰明,和一般小孩不一樣,五歲就知道讀書,回答他人的問話常常出語驚人,認識很多偏僻字。家貧寒沒有燈油,就經常拾柴火用來(點亮作燈)接著白天看書。從別人那里借來的書,一看就不會忘記。十歲能寫詩,曾在鄉校游學,郡里的學官戲弄他說:“韓愈十三歲能寫文章,現在你像什么?”應辰回答道:“孔子有三千學生聽他講學,只有你還是這樣!
紹興五年,(應辰)考中進士第一名,年齡剛剛十八歲。御策用吏道、民力、兵勢問他,汪應辰回答時認為治理國家的關鍵,以誠信為根本,對皇帝而言要設身處地為天下百姓著想;实劭戳怂牟哒,認為他是一個老成的讀書人,等到放榜的時候一看,竟然是個年輕人。引見者帶汪應辰上前拜見皇上,皇上對他感到很驚異;噬狭⒓聪胧谟杷俾,趙鼎說:“姑且讓他到京城外任職,培養他成才。”于是授予他鎮東軍簽判。按照慣例,殿試第一名無須外任,直接授予京官,從這個時候,就先到地方上鍛煉一年半載才回來。
召回京城,任秘書省正字。當時秦檜主張和談,應辰上書說:“和談不成功不是擔憂的事,和談成功了,而就因此不防范
就可怕了。不同的意見不停息不是可怕的事,不同的意見沒有了,上下相互欺騙就可怕了。即使和金和談了,邊疆之上還應該提高警惕,來防止其他盜賊,F在大赦天下,褒揚將帥,使他們滋生驕縱之心,認為休整軍隊,使老百姓修養生息可以從現在開始。這樣做,即使忘了長久以來的恥辱,難道不想想將來意料之外的禍患嗎?這就是因此不防備可怕的原因啊。……我希望不要認為和金和好了就沒有憂患了,而是要常常想到憂患進行防備,像敵人來到一樣!弊嗾鬯蜕先ズ螅貦u很不高興,貶汪應辰出京城做建州通判,汪應辰于是辭官歸隱。
張九成被貶到邵州,朋友們都和他斷絕了往來,而汪應辰按時問候他。等到他的父親去世,說他壞話的人還攻擊他,但汪應辰卻不遠萬里前去吊唁,人們都為他感到危險。過了很長時間,召回京城做秘書少監,提拔做吏部尚書。李顯宗冒領安豐軍的功勞賞賜五千多人,應辰上奏折反駁他。(后來應辰)代理戶部侍郎兼侍講。他獨自一人承擔繁多的事務,節約多余的開支,常常上書皇上說:“輪到值班的官吏值班三天,給他們增加的飯錢就一萬緡;工匠洗器皿僅僅給百余千,而給官吏吃飯的錢就六百千;塑顯仁皇帝的神像,半年時間不到,官吏的飯錢就已經支了三萬、銀絹六百匹余兩。其他方面的浪費都和這方面類似!被噬蠈@種浪費很驚異,命令吏部加以裁減。(汪應辰)被授予官職做吏部尚書,不久兼任翰林學士和侍讀。論及愛民六件事,在朝廷上和其他人的意見不合,不高興的人很多!
汪應辰待人接物溫和謙遜,遇到事情剛直不屈,流落嶺嶠十七年。秦檜死了,才得以回朝廷。剛正方直,敢于直言而不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