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綜合
陸九齡性格周密嚴謹,對學問不肯茍且簡單涉獵。進入太學,司業汪應辰推舉陸九齡為學錄。在乾道五年中進士。調任為桂陽軍教授,因為父親年邁路途遙遠而改任興國軍,還沒上任,正趕上湖南的茶寇到廬陵剽掠,風聲傳到了鄰郡,人心惶惶。舊時有義社來防備盜寇,郡縣長官聽從眾人請求,叫九齡主持義社,他的學生大多不樂意。九齡說:“文事武備,是一致的。古時候有征戰討伐,公卿就是將帥,一鄉之長,就是軍營的表率。士人如果以此為恥,那么豪俠武斷的人就專橫了。”于是他就接受任務,調遣屯兵防御都有法度。盜寇雖然沒有到,但郡縣把陸九齡作為重要的依靠。有空閑時就與鄉里的子弟練習射箭,他說:“這本來就是男子的事情。”年歲不好時,有剽掠搶劫的人經過陸九齡家門口,必定互相告誡說:“這家射箭命中率很高,不要自己找死。”
等到了興國,興國地臨大江,這里的風俗節儉吝嗇,很少有人知道學習的。九齡不因為職位閑淡自我放松,規矩更嚴格了,他隨時都整理好衣服帽子,好像要面對很多人一樣,勸勉安撫百姓引導輔助人們求學,于是士人逐漸增多。不到一年,因為繼母去世而離開。服喪期滿,調任全州教授。還沒上任,就得病了。一天早晨起來,陸九齡坐在床上和客人聊天,仍舊把天下的學術人才作為惦記的事情。到了晚上,整理好衣襟正面躺著就去世了。去世時四十九歲。寶慶二年,皇帝特地追贈陸九齡為朝奉郎、直秘閣,賜謚號為文達。
陸九齡曾經繼承他父親的志向,更注重研修禮學,治家有章法。全家上百口人,男女按照次序分工各司其職,家里的禮節像朝廷里一樣嚴格。他忠誠恭敬友善平易,鄉人受到教化,都敬順兄長。陸九齡和弟弟陸九淵互相做師友,友好相處而見解各異,學者號稱“二陸”。有求學的人來咨詢,九齡從容地告訴他們,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想獲取的。有的人沒有什么和他交談,他就不闡說。陸九齡曾經說:“人的疑惑有難用話語爭辯的情況,言詞激烈,恰好加固他們的想法;過一會兒,未必不自己明白過來。”
廣漢張栻和陸九齡不相識,晚年靠著讀書講學,期待著好的世道能重來。呂祖謙經常稱贊陸九齡說:“志向遠大,腳踏實地。有關鍵之處的阻礙,即使累積了九仞高山般的功夫也不敢滿足;有一絲一毫的偏差,即使站在萬人的表彰面前也于心不安。他聽取并且觀察,站在那兒四下觀看,不達到極平坦極精粹的境地,不敢放棄。”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范質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九歲能屬文,十三治《尚書》,教授生徒。
后唐長興四年舉進士。晉天福中,以文章干宰相桑維翰,深器之,即奏為監察御史。維翰再相,質遷主客員外郎、直史館。漢初,加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詔處分軍事,皆合機宜。周祖問誰為此辭,使者以質對。嘆曰:“宰相器也。”
周祖自鄴起兵向闕,京城擾亂,質匿民間,物色得之,喜甚,時大雪,解袍衣之。且令草太后誥及議迎湘陰公儀注,質蒼黃論撰,稱旨。乃白太后,以質為兵部侍郎、樞密副使。周廣順初,加拜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顯德四年夏,從征壽州還,加爵邑。質建議以律條繁冗,輕重無據,吏得因緣為奸。六年夏,世宗北征,質病留京師,賜錢百萬,俾市醫藥。師還,以樞密使魏仁浦為相,命質與王溥并參加樞密院事。世宗不豫,入受顧命。恭帝嗣位,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蕭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