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綜合
①及長,善射,挽弓二百斤 ②乃控弦躍馬,挺身出陣射賊,斃者數十人,士氣益振 ③仁瑀率帳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盡獲其黨,魯郊遂寧 ④及淮南平,身被數十創,賜以良藥,遷內殿直都虞侯 ⑤仁瑀弓力最勁,而所發多中 ⑥我為長吏,而兄子殺人,此怙勢爾,非過失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解析 ①是說馬仁瑀力大善射。⑤是說其射箭技術高超。⑥是表現其不徇私枉法。
答案 c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馬仁瑀從小就不喜歡讀書,曾夜焚學堂,但卻常聚集鄉里幾十個孩童,玩行軍打仗的游戲,自稱為將軍,成人后,力大善射。
b.馬仁瑀十六歲就投奔周世宗,后隨周世宗討伐太原劉崇至高平,因戰功被賜予錦袍、銀帶,并被提升為弓箭控鶴直指揮使。
c.馬仁瑀曾密托薛居正讓他所結交的人考中,但發榜之日卻發現沒有此人,聞喜宴日馬仁瑀趁酒酣之時,趕到薛居正處予以痛切指責。
d.宋太祖曾出征晉陽,命馬仁瑀率軍巡邊到上谷、漁陽一帶,契丹素聞仁瑀名,不敢出,馬仁瑀趁機縱兵大肆搶掠,俘獲百姓及牛羊數萬計。
解析 馬仁瑀十六歲投奔的是周太祖而非周世宗;“被賜予錦袍、銀帶”則是周世宗命衛士習射苑中的事情。
答案 b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日與之約,鞭其后期者,群兒皆畏伏。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遠莫能及。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兄子嘗因醉誤殺平民,系獄當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過誤爾,愿以過失殺傷論。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關鍵詞:(1)“日”“約”“后期者”“畏伏”,(2)“莫”“及”,(3)“嘗”“系”“宿”“憾”“但”。
答案 (1)每天和他們約好時間,來晚的就要被馬仁瑀鞭打,小孩們都怕他。
(2)世宗非常憤怒,命身邊的隨從射殺他,因為太遠沒有人能射中。
(3)他哥哥的兒子曾經因為喝醉了酒誤殺了一位平民,押在監獄里(按照法律)應當判處死刑。被害人的家屬自己說兩家并沒有積怨,只是酒后誤傷而已,希望只以過失殺傷論處就行了。
參考譯文
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幾歲的時候,父親送他上學去讀書,他總是逃學回家。后來又到鄉校學習《孝經》,十多天都沒學會一個字。教書先生因而給了他幾鞭子,他竟在半夜里獨自跑到學堂放了一把火,教書先生僅僅逃脫一條命。馬仁瑀經常聚集鄉里幾十個小孩,和他們一起玩行軍打仗的游戲,自稱為將軍。每天和他們約好時間,來晚的就要被馬仁瑀鞭打,小孩們都怕他。他又買來水果分給小孩們,小孩們也更加親附他。長大成人后,擅長射箭,能挽二百斤的弓。
后漢乾祐年間,后周太祖鎮守鄴城,馬仁瑀當時十六歲。后周太祖向來聽說他勇猛,召見以后,非常高興,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廣順初年,任內殿直。世宗繼位以后,命令衛兵在打獵的場所學習射箭,馬仁瑀弓力最強,所發的箭大多能射中(獵物),世宗賜給他錦袍、銀帶。恰逢太原劉崇入侵,世宗到高平親征,周朝出師不利,將領們大多退卻。馬仁瑀跟眾人說:“主公受辱大臣死,要我們這些人做什么!”于是拉弓上馬,挺身出陣射殺敵軍,殺死了幾十人,士氣大振,大軍乘勝追擊,劉崇于是被打敗。世宗到了上黨以后,誅殺了七十幾個違反紀律的將領。提拔馬仁瑀為弓箭控鶴直指揮使,回京以后,又升為散指揮使。跟從世宗進攻淮南,到了楚州,攻打水寨。水寨中建有一百多尺高的飛樓,世宗查看飛樓,大概相距有二百步遠。樓上的守兵厲聲叫罵(世宗),世宗非常憤怒,命身邊的隨從射殺他,因為太遠沒有人能射中。馬仁瑀拉滿弓,守兵應弦而倒。等到淮南平定,馬仁瑀身受幾十處傷,世宗賜給他良藥,升為內殿直都虞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