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綜合
會隰州刺史孫議卒,廷璋遣監軍李謙溥領州事。謙溥至,并①人來攻其城,議者以為宜速救之。廷璋曰:“隰州城壁堅完,并人卒至,未能為攻城具,當出奇以破之。”乃募敢死士百余人,許以重賞,由間道遣人約謙溥為內應。既至,即銜枚②夜擊,城中鼓噪以出,并人大潰。奏至,世宗詔褒之。
宋初,加檢校太尉。吏民詣闕,請立碑頌功德。太祖命盧多遜撰文賜之。李筠叛,潛遣親信使赍蠟書求援鄰境,廷璋獲之,械送京師,因上攻取之策,即下詔委以經略。及車駕親征,詔廷璋率所部入陰地,分賊勢。賊平,歸鎮。
廷璋美髯,長上短下,好修容儀,雖見小吏,未嘗懈惰。善待士,幕府多知名人。在晉州日,太祖命荊罕儒為鈐轄。罕儒以廷璋周朝近親,疑有異志,每入府中,從者皆持刀劍,欲圖廷璋。廷璋推誠待之,殊不設備,罕儒亦不敢發,終亦無患。(節選自《宋史•列傳第十四》)
注 ①并:并州,古地名,在今陜西太原一帶。 ②枚:古代行軍時為防止喧嘩,讓士兵銜在口中的竹或木片。
6.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周祖微時,欲聘之 聘:以禮物訂婚
b.廷璋至,屏左右 屏:使……退避
c.廷璋獲之,械送京師 械:鐐銬
d.潛遣親信使赍蠟書求援鄰境 赍:攜帶
解析 械:用鐐銬拘禁。
答案 c
7.下列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
a.①廷璋嘔血不食者數日②求人可使報秦者
b.①乃募敢死士百余人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c.①詔廷璋率所部入陰地②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d.①城中鼓噪以出②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解析 c項所:代詞,用在動詞前邊構成名詞性短語;代詞,表示人或事物、地方。a項者:前者是代詞,可譯為“……的情況”或“……的狀態”;后者是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b項乃:前者是副詞,可譯為“于是”;后者是副詞“竟”。d項以:前者是連詞,相當于“而”;后者是連詞,表目的,可譯為“用來”。
答案 c
8.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其中全能體現楊廷璋“有干材”的一組是 ( )
①入平國難,廷璋數獻奇計 ②俄聞周主崩,廷璋嘔血不食者數日 ③由間道遣人約謙溥為內應 ④廷璋獲之,械送京師,因上攻取之策 ⑤好修容儀,雖見小吏,未嘗懈惰 ⑥廷璋推誠待之,殊不設備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④⑥
解析 ②寫廷璋的悲傷。⑤寫廷璋好儀表。⑥寫廷璋善待士。
答案 b
9.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楊廷璋在周祖地位低的時候勸姐姐嫁給了他,這令周祖對其有了好感。后來周祖鎮守太原時楊廷璋常去探望他的姐姐,深得周祖的喜愛而被周祖留在身邊供職。
b.在救援隰州的戰役中,楊廷璋采取了里應外合的戰術,派敢死隊趁夜悄悄進攻,讓城中士兵吶喊沖出,最后打敗了并人,受到了世宗的褒獎。
c.宋初,楊廷璋加官檢校太尉。他的功績得到了朝野雙方的好評,官吏百姓到朝廷去,請求立碑贊頌其功德,太祖也令人撰寫了碑文賞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