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6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世界市場
以上所述,都是我們進行現代化建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其中突出的難題就是資金不足和技術落后。因此,只有實行對外開放,利用和吸收國外資金和先進技術,才能加快現代化建設進程。
總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這個結論已為世界各國的經驗所證明,也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所證明。因此,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2.“引進來”、“走出去”,全面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1)”走出去”戰略的內涵包括
第一,鼓勵能夠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擴大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領域、途徑和方式。
第二,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技術、設備、產品和勞務輸出,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知名品牌。
第三,支持有競爭力的企業跨國經營,到境外開展加工貿易或開發資源,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置換。
第四,繼續發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在競爭中形成一批有實力的對外承包工程企業。
第五,鼓勵企業利用國外智力資源,在海外設立研究開發機構和設計中心。
(2)“走出去”和“引進來”是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這樣將能更有效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擴寬發展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5)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略是市場經濟的開放性特征的要求:市場經濟的開放性,使各國市場不再封閉,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構成國際大市場這一整體。各國必須突破國內市場狹小的界限,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發展優勢產業,出口優勢產品,包括到境外合作開發國內短缺資源,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國際資源來發展自己。
第二,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略是市場經濟競爭性特征的要求。競爭是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也是發展市場經濟的活力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沒有競爭的壓力和動力是不行的。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中,在我國市場經濟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情況下,我國企業只有主動“走出去”,努力參與國際高水平的競爭,在竟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才能加速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第三,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對推動國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拓展二十一世紀我國經濟發展的回旋空間,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第四,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的客觀需要,對提高我國企業跨國經營水平、培植我國產業競爭優勢、增強我國綜合國際競爭力以及深化我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貿合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走出去”可以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國內外兩個市場,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二,“走出去”,發揮我國有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可以進一步擴大經濟技術合作的領域和方式,促進我國對外開放和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走出去”可以使我國具有跨國經營能力的企業更廣泛地參與世界經濟的競爭,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培育出我國自己的世界級的大企業,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