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6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是市場的主體
●考點突破
1.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首先,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國民經濟的關鍵和重要部門中處于支配地位,對整個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在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國有經濟中,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貢獻最大,為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發揮著重大作用。
第三,國有大中型企業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經濟基礎。它們的存在和發展,對于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國有企業改革
(1)為什么要搞好國有企業改革
①是由國有企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國有經濟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代表著我國先進的生產力,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經濟基礎。它的存在和發展,對于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②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
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和國有經濟控制力,對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③從國有企業的現狀看,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緊迫性。當前,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缺乏活力,經營困難。表現為: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經營機制不活,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債務和社會負擔沉重,富余人員過多,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下降,一些職工生活困難,直接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人民的生活。因此,只有通過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2)國企改革的方向——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
(3)國企改革的目的(中心環節)——提高經濟效益。
(4)怎樣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
第一,建立和規范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機制。
第二,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
第三,通過市場和政策的引導,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和大企業集團,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
第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根本出發點,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并同加強企業科學管理結合起來,努力提高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的素質。
●誤區警示
國民經濟的主體、主導、支柱。
解析:主體是一個比重概念,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公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主導是一個權重概念,是指主要的并且能夠引導事物發展方向的,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支柱比喻中堅力量,是指在整個事物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真題再現
例題 (•全國)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和脫困的三年目標基本實現。XX年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392億元,為1979年的2.9倍。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的根本途徑是 ( )
a.政府減免企業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