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6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是市場的主體
b.刺激內需擴大市場
c.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d.銀行加大貸款力度
點評:本題應選c。本題反映了XX年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和脫困的三年目標基本實現這一重大熱點問題。回答本題,首先要弄清楚題干的具體要求,國企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途徑在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政府、銀行等的行為只是國企改革成功與否的外部條件,所以應選c。
●考點突破
1.對“經濟效益”概念的理解
(1)經濟效益的含義——經濟效益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
用公式表示: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
所謂的提高經濟效益就是要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合市場需要的商品和勞務。
注意:生產出的商品和勞務必須“適合市場的需要”。如果不適合市場的需要,生產的商品和勞務再多,也談不上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所以,這也體現出提高經濟效益,也要注重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2)利潤: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的差額就是利潤。
(3)經濟效益和利潤:
經濟效益是比值,是相對數;利潤是差額,是絕對數;利潤高不一定效益高。
企業利潤 生產成本 經濟效益
增加 不變 提高
增加 降低 提高
增加幅度 大于 增加幅度 提高
保持不變 降低 提高
減少幅度 小于 減少幅度 提高
增加幅度 小于 增加幅度 降低
減少幅度 大于 減少幅度 降低
增加幅度 等于 增加幅度 不變
減少幅度 等于 減少幅度 不變
為零 增加、減少、不變 均為零
經濟效益的提高有賴于企業盈利的增加。
2.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的綜合指標,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
首先,對企業來說,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要發展,必須降低勞動消耗,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獲得發展。
其次,對國民來說,提高經濟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最后,對社會來說,提高經濟效益,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才能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3.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1)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這是現代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最主要的方法和途徑。
粗放型經營和集約型經營:
第一、粗放型經營是指在社會生產中主要依靠增加資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量來實現經濟增長的經營方式。粗放型經營往往會導致資源嚴重浪費,經濟效益不高。
第二、集約型經營是指主要依靠改進機器設備,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科學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以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的經營方式。集約型經營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
第三、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有助于提高我國企業素質和改變我國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經濟效益低下的局面;有效地克服我國當前經濟效益不高、競爭能力不強、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等矛盾,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