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8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的經營者
(5)企業信譽和形象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效益好的企業無疑也是信譽好的企業。經濟效益與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有著密切的關系。
首先,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必備素質,是企業產生經濟效益的無形資產。所謂品牌效應的產生就是這種無形資產的作用。
其次,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的無形資產,因為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具有良好信譽和形象的企業,其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較高,因而其價值含量也高,在市場交換中可帶來較多的利潤。
第三,良好的信譽與形象產生有價值的品牌,這無疑使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和資產擴張比其他企業更具優勢,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2.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
正當競爭 不正當競爭
含義 是指經營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場活動準則的前提下,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促進技術進步為目的,用正當的手段進行競爭 是指經營者違反有關法律,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
競爭動機與出發點 遵守法律和市場活動準則,以最低消耗獲取最大利潤。 躲避法律或直接違法,以獲取高額違法所得。
正當競爭 不正當競爭
競爭手段 正當、合法、公平的商業做法,主要靠提高質量、改進技術、降低成本、創立名牌、提高信譽。 違法行為,主要表現為弄虛作假、欺詐、損人利己。
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 保護了國家、集體、消費者的利益,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進了技術進步,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受到法津鼓勵和保護 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不僅不能增加社會財富,還對現有財富帶來巨大的浪費,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
●誤區警示
降價銷售是不正當競爭
解析:這種觀點不確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或者商品的供求關系的變化,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通過降價來擴大銷售,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具有客觀必然性,屬于正當競爭。
如果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用低于產品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則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這種行為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為法律所禁止。
●真題再現
例題 (•全國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倡導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下列企業行為中,屬于不正當競爭的是 ( )
①甲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加大廣告宣傳力度,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
②乙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進行有獎銷售,最高獎勵現金1萬元
③丙企業通過捐建希望小學,提高了知名度,擴大了市場份額
④丁企業為了穩定市場份額,聯合行業內的其他企業達成價格協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點評:本題應選c。注意設問中要求的是“屬于不正當競爭的是”。企業廣告促銷,只要不搞虛假違法宣傳,就屬于正當的,因此排除①。而②中乙企業的有獎銷售的獎勵額超過了法律規定的最高限額5000元,是違法的宣傳促銷活動。③中開展公益事業,承擔了社會責任,是正當的行為。④中丁企業與業內企業達成價格協議,違背了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和法制性特征,是不正當的競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