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
例7、(06政治廣東卷)手機、互聯網等各種現代化通訊傳播手段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困擾,如“信息焦慮癥”。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是一分為二的 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性質是不確定的
例8、(06廣東)目前,廢舊家電對環(huán)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實,經過分門別類、集中處理后,廢舊家電可以變成銅、鐵、鋁和塑料等資源。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問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d.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
互聯網的發(fā)展和普及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問題。除了過于樂觀和過于悲觀的觀點之外,更多的人主張全面地看待這兩方面的關系。回答
例9、下列屬于矛盾分析法的敘述有
①互聯網所帶來的好處和壞處各占一定比例 ②互聯網所帶來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對立的方面
③互聯網本來是好東西,只是后來被壞人利用了 ④互聯網和其他事物一樣在同一與斗爭的關系中發(fā)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例10、下列選項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語是
a.不見高山,不顯平川 b.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c.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例11、(06文綜北京卷)《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明確指出:構建和諧社會,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回答:
材料一:改革開放前,平均主義分配體制嚴重制約了效率的提高,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針對這一狀況提出“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近年來,針對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黨的xx屆五中全會又適時提出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從而為促進公平制造條件;公平有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從而為提高效率奠定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該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縮小差距,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fā)展。
(1)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說明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11分)
①效率與公平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效率與公平是對立的。過分重視一方,另一方就會受到影響。
效率與公平又是統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決可以為另一方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不能離開效率談公平,也不能離開公平談效率。
②矛盾在不同發(fā)展階段有不同特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針對效率與公平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
③要全面地看問題。既要重視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例12、(廣東政治)辨析題:(11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要消除一切社會矛盾。
(1)世界上任何事物、事物發(fā)展的任何階段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那種期望發(fā)現或建設一個沒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這樣的社會根本不存在。(3分)(以上兩個層次答出一個就可以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