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8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
3.勞動生產率是勞動者的生產效率
勞動生產率分為個別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每個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一種是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是商品生產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
4.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1)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生產單位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越短,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越小。反之,社會勞動生產率越低,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越大。所以,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2)社會勞動生產率不管怎樣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但在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其決定的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會使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增大。故個別勞動生產率與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價值總量成正比關系。
上述關系可以表示為:
5.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1)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意義。個別商品生產者勞動生產率提高后,他們在相同的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增加,在競爭中可獲得額外的收益,處于有利的地位?梢,個別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商品生產者的盈虧狀況。另外,個別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后,有利于促進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2)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意義。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價格隨之下跌,同時創造的使用價值量增加。這樣,便于人們購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誤區警示
有人認為,既然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價值無關,因此,個別勞動生產率對企業無關緊要。
解析:這一觀點是錯誤的。由于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當個別商品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后,一方面,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生產者就會獲得額外收益;另一方面,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量也增加,個別商品生產者也可獲得額外利潤。所以,個別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縮短個別勞動時間關系到自己的前途、命運。
●真題再現
例題 (•全國ⅱ)XX年某國生產甲種商品100萬件,每件商品的價值量為6元。如果XX年該國生產甲種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甲種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分別為 ( )
a.720萬元,6元 b.720萬元,5元
c.600萬元,5元 d.600萬元,6元
點評:本題應選c。本題考查了商品價值量的有關知識。首先要明確材料中改變的是社會勞動生產率,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該國同樣時間所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不變即600萬元。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單位商品的價值量,社會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反比。因此,單位商品的價值量為6÷(1+2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