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9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規律
(3)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也會造成社會勞動的巨大浪費,因而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社會主義國家的宏觀調控比資本主義的宏觀調控更有效。
2.激勵作用: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鞭子”作用)
(1)價值規律的激勵作用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決定的,是通過競爭實現的。
由于價值規律要求商品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來交換,誰首先改進技術設備,勞動生產率比較高,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少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誰就獲利較多。因此,同部門同行業必然要有競爭。這種情況會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工具,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經營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個別勞動時間。
獲得額外收益,是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內在動力,商品生產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則是其外在壓力。這種情況,必然促進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2)商品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手段和目的是什么?
手段有:提高商品生產者自身的素質,特別是科學文化素質;改進技術設備和經營管理水平。
目的是:讓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使之在交換中獲利較多。
3.分化作用: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篩子”作用)
(1)價值規律的分化作用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引起的,是通過競爭實現的。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竟爭中優勝劣汰,這是第二個作用的結果。
商品生產者的生產條件各不相同。生產條件好的生產者,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而獲利較多,能夠不斷擴大生產,更新設備,進一步改善生產條件,在競爭中處于更加有力的地位,不斷地因優取勝。生產條件差、經營管理水平低的生產者,無力改善生產條件,處境更加不利,在競爭中就會遭到失敗,以致被淘汰。
(2)我國一些長期虧損的企業在競爭中被淘汰,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有利的:
可以減少國家對企業的補貼,這是從貨幣形態角度講的;從物質形態上講,就是減少能源、原材料、勞動力的浪費。
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長期處于虧損的狀態,就是因為其產品供過于求,長期滯銷。這些企業被別的行業兼并,實質上就是一次產業結構的調整。
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被淘汰的一些企業,往往是一些生產質次價高產品的企業。這些企業被淘汰了,從全社會角度看,就是減少了劣質產品,這當然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產品質量。
有利于激勵其他企業。優勝劣汰,對其他企業無疑是一種鞭策,促使他們采用新技術,改善經營管理,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總之,價值規律三方面的作用可歸納為一點:即促使社會資源配置不斷趨于合理和優化、社會經濟效益不斷提高。
●誤區警示
樹立有商品經濟就必然有競爭的新觀念。
解析:不是只有資本主義才有競爭,小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樣有競爭的存在。
但應看到在不同的經濟制度下,競爭的目的、性質、范圍和手段各不相同。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條件下,競爭必然產生兩極分化。而在社會主義社會里,開展競爭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推動生產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更好地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此外,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更為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資源浪費,避免兩極分化。